下载此文档

测金属电阻率测金属电阻率的电路图.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测金属电阻率测金属电阻率的电路图

  启明中学高效课堂 高二物理 导学案
  一、试验目标
  1、学会使用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和读数规则
  2、 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阻值,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二、试验原理 用刻度尺测一段金属导线 的长度,用螺旋测微器测导线的直径,用伏安法测导线的电阻,依据电阻定律,金属的电阻率。
  
  ⑴10分度的游标卡尺。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距离小。读数时先从主尺上读出。其。 ⑵20分度的游标卡尺。
  ⑶50分度的游标卡尺。
  要注意:游标卡尺全部是依据刻线对齐来读数的, 因此全部不再往下一位估读。
  
  固定刻度上的最小刻度为;可动刻度每旋转一圈前进。
  在可动刻度的一周上平均刻有50条刻线,因此相邻两条刻线间代表。读数时,从固定刻
  度上读取整、半毫米数,然后从可动刻度上读取剩下部分,再把两部分读数相加,得测量值。
  使用螺旋测微器应注意以下几点:
  2、伏安法测电阻
  电路:假如是理想情况,即RA→0,Rv→∞时,两电路测量的数值应该是相同的。
  外接法
  U侧是Rx两端电压,是正确的,I测是过Rx和总电流,因此偏大。R测偏小,是因为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造成的。实际测的是Rx和Rv的并联值,随Rv↑,误差将越小。
  内接法
  I测是过Rx的电流,是正确的,U测是加在Rx和
  压作用造成的。
  三、试验器材
  被测金属导线、米尺、螺旋测微器、电流表、电压表、直流电源、电键、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试验步骤
  ,求出其平均值d;
  ;
  ,重复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L;
  
  动变阻器的滑动片调整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电路经检验确定无误后,闭合电键K。改变 滑动变阻器滑动片的位置,读出几组对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和U的值,记入统计表格内,断开电键K。 求出导线电阻R的平均值;
  、L、d的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公式中,计算出金属导线的电阻率;
  ,整理好试验器材。
  、试验结论: 上总电压,因此偏大。R测偏大,是因为电流表的分选择方法:Rx>>RA用 ,x
  依据电阻定律,得金属的电阻率 ,因此只要先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电阻,用刻度尺测金属丝长度,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直径,然后代入公式即可。在测电阻时,假如是小电阻,则电流表用外接法;反之,假如电阻较大,则电流表用内接法。因为金属丝电阻通常较小,故做本试验时应采取电流表外接法. 至于滑动变阻器是采取限流式还是分压式,可依据试验所提供的器材及要求而灵活选择. 若无尤其要求,通常可用限流式。
  1.“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试验中,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A.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全长,且测量三次,算出其平均值,然后再将金属丝
  接入电路中
  B.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一样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
  C.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采取电流表内接法,数次测量后

测金属电阻率测金属电阻率的电路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书犹药也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3-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