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doc浅谈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充分利用农村作文教学优势,努力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前进中心小学周建建
我们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不太理想,在上就更为明显,虽然教师从选题一直到 开头结尾,指导得有板有眼,但学生的习作仍是干巴巴的,没有生趣。看着这些习作,仿 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再加之由于教材具有时代 性,所以,有人把这一差距归结为农村小学的作文条件差所致一没有大型公园,游乐 场,展览馆等。显然,这是个借口!
《课标》中“课程标准”部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 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 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我们农村有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也有新农村的现代气息;有繁忙 的春耕秋收,有独特的节日习俗,也有农闲时形式各样的自娱自乐。这都为农村的小学生 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我们为何不发挥、利用这一资源,来帮助学生寻找到作文的 活水之源,提高语文素养这一目的呢?下面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 突破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活动,搞活作文教学。
“目前,我们教学设计大多仍基于对提高教学效果、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的考虑,着眼 点在于教学系统本身的改进,很少将教学系统与外部环境相联系,而与社会发展需要、学 生的生活脱节。教学设计大多认识班级授课形式下的规划。”(《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 文/教学设计概述》)利用农村语文教育资源,在作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尝试之 后,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更为深刻:学生的习作之所以难以跳出假、大、空的怪圈,是因为 我们的作文教学视野没有能够“跳出作文来教学作文”,死死地盯住“文字编织术”不 放!丢开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目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叶圣陶先生告诫我 们所说:“小学生今天做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 方面的积累。”我们的作文教学目标不仅是习文,更是育人!我们的一篇作文教学时间可 以是传统地两课时,也可以是一天、一周,甚至更长!我们的作文教学地点不仅是教室, 也可以在室外进行,甚至可以走出校门,走进农村的大自然中进行!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跳出“作文”教作文。立足育人的高度,在作 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习作的过程成为学生生命历程中一段段真实的生活,只有 这样,我们的作文综合实践活动才得以成功,才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作文综合之间活动
二、 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感受自然之美,体会淳朴民风。
1、感受清新风景,品家乡美景。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占据丰富的表象是作文的前提,作文的兴趣在具体形象 面前、具体的情境之中也更易激发。农村的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
就是他们的摇篮。让同学们拥抱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虫啾啾,吸新鲜空气,享拂面 清风;春之绿、冬之雪,夏之泳,秋之游。同学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玩耍,让学生深深 地体验到大自然之美!
当学生心盈自然之美时,我只要稍作点拨,如间:玩得高兴吗?美吗?你喜欢吗?说说 好吗?学生跃跃欲试,争相畅叙心中之美。因为这不是冥思苦想地作文,而是在叙述享美 之乐,学生思维特别活跃,有感而发,描述心中美丽的家乡,同时也陶冶了情操。
2、 传承先辈精神,抒崇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