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岛旅游攻略
落满山腰的祖庙建筑群, 早晚两遍荡涤尘心的肃穆鼓钟声, 缭绕山间的氤氲贡香, 加上受妈祖文化影响沾着仙气的路名、 村名和饭店名。
全部轻易让人把湄洲岛当成神仙岛。
神仙岛上自然不乏神仙事儿――
那些已融入岛民日常生活的祭拜、焚香、贡酒。
对前来的游客来说,仍充满谒神之乐。
驭海巡游的平民天后
农历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过去一个星期以后,我们三位同事前往湄洲岛作部分有关妈祖文化的采访。下午抵达莆田文甲码头时,灰沉的天空行将落雨,于是一行人在候客厅等着开往湄洲岛的渡船,临开船,原来游客寥落的大厅忽然涌进十几位素服花鬓的老阿婆。老大家相互携扶,攀谈之间缓缓吐出的方言,我们听不太懂。
送我们到渡轮的肖姐是莆田当地人,她告诉我们,这么的老人在湄洲岛是常年得见的虔诚信徒,和我们一样全部是为妈祖而来,从她们的言谈中得悉,其中还有两三个是跨海而来的台湾香客。
中国的妈祖相当于古希腊神话体系中的波塞冬,是海上和平女神,在民间还有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敬称,莆田东南方向的湄洲岛,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华人妈祖信徒的朝圣地,地位堪当“东方麦加”。每十二个月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神诞日和九月初九羽化升天日,是各地信众纪念妈祖的两个大节庆,近至莆仙周围地域,远到台湾乃至东南亚,全部会有成团结队的信众专程前来湄洲妈祖祖庙祭拜,可见妈祖信徒遍布之广和影响范围之大。
船上碰到的那几位台湾老人是零碎香客,自发前来,刚好错过前几天妈祖升天纪念日盛大的海祭场面。据岛上祖庙的工作人员讲,为纪念今年九月初九妈祖升天1024周年,台湾组织了二十多个宫庙一百多位信众代表,来湄洲共襄两岸同祭妈祖盛事。云集各地上万信众的鹅尾山青浦澳口,人山人海,共着艳红华服,焚香贡酒,以具当地特色的民俗演出和放生海鱼等方法向妈祖献礼。
这种专门以妈祖为载体的娱人敬神活动每十二个月会举行数次,除了民间组织的主动推进,官方对于宣传妈祖文化也是不遗余力。11月1日,国家旅游局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妈祖文化旅游节将在湄洲岛开幕,活动中“两岸百团万人游湄洲”的步骤,会迎来已成“常客”的台湾进香团。
台湾纯正而原始地继承了妈祖崇敬的信仰民俗。从1988年湄洲岛对台湾同胞开放以来,前往湄洲祖庙朝拜妈祖的台湾信众和游客络绎不绝,去年达成二三十万之多。至今,每十二个月大陆举行相关妈祖的重大节庆活动,全部不会缺乏台湾信众的身影。而令人感慨的是,湄洲岛上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远道而来的台湾信徒相比当地信徒,最少在形式上更为虔诚,会虔谨地向妈祖行古时三拜九扣的庄重大礼。频赴湄洲的台湾进香团,多是抱台湾妈祖回湄洲娘家“省亲”,或是为请妈祖赴台另建新庙。
在追溯两地妈祖同源的历史中,郑成功应该第一个被提及。今年9月末,台南安平镇刚刚举行过纪念郑成功迎妈祖赴台350周年祭的庆典活动。据传当年郑成功率众进攻台湾,随船带了两尊神像,一尊是在白礁请来的闽南仁医保生大帝,以请求涉海部下的身体健康,还有一尊即是湄洲岛上请来的妈祖像,以祈海事通畅。在抵达台南安平镇鹿耳门外围水域后,航道水浅,船舰无法登岸,得妈祖显灵,水涨船高,郑氏水军顺利登陆,打败了荷兰军。为表感恩之心,郑成功在鹿耳门登陆地点建妈祖庙一座。
无意
湄洲岛旅游攻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