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湿润的诗心-湿润的诗能够组什么词.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湿润的诗心:湿润的诗能够组什么词

  林庚的《沪之雨夜》是一首至美的诗,废名称之为“神品”。神品是否且不论,但在新诗中绝对是最富于诗味的作品之一则毋庸置疑。诗是这么的:   来在沪上的雨夜里   听街上汽车逝过
  桅间的雨漏乃如高山流水
  打着柄杭州的油伞出去吧
  雨水湿了一片柏油路
  巷中楼上有些人拉南胡
  是一曲似不关心的幽怨
  孟姜女寻夫到长城
  读这首诗很轻易使人想到戴望舒的《雨巷》,一样是江南雨中的情调,这首诗似乎不逊戴望舒。戴诗的旋律美,意境美,这首诗一点不缺。而这首诗节奏的自然,和意境的独创似乎还胜戴一筹。戴诗以调子取胜,其意境却是一些旧诗句如“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稀释。《雨巷》即使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爱,而实际上仍脱不了旧诗的痕迹。林庚这首诗则不一样,它如同废名所说,不是旧诗那种情生文、文生情的制作,也不是从旧诗里借鉴的情调,而是富于自己的性情,是触景生情的产物。但这首诗又有传统文化的根基,是地道的中国诗,知道的人一望而知。
  诗的题目是“沪之雨夜”,这个“沪”字值得玩味。我认为一个“沪”字最少有两层含义。其一,沪代指江南。江南多雨,富于雨的情趣,是一个水文化。废名说:“林庚是福建人,但她是不是生长在福建我还不知道,她是在北平长大确实是知道的,凡属南方人而住在北方沙漠上,最羡慕江南,江南对于她们真是太漂亮了,不论在她们的想象中,或有一天她们到江南去了,因此林庚的《江南》有云:‘满天的空阔照着古人的心,江南又如画了。’”废名正是看到了江南这一点才说这番话的。江南因为多雨而漂亮,而照着古人的心!其二,沪又是中国最大的当代化大城市,最富于当代气息。两层意思原来有着一定程度的矛盾,因为如画的江南和当代化城市之间并不协调。然而在林庚的笔下,当代和古典,城市和乡村得到了友好的统一,用她神奇的笔,为我们营造出极富韵味的当代意境。在当代里寻求古典,将传统融入当代,这就是这首诗特殊的审美效果。
  除了“沪”,“雨夜”这两个字眼也很富于诗意。这两个字使我自然想起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雨夜总是很富于情调的。我很怀恋家乡的雨夜。尤其是春季,天气微寒,躺在床上,蜷缩在被窝里,听一阵雨声从瓦上飘拂而过,间有萧萧的风声,真的很适宜于遐想,适宜于念远。因此古人喜爱写雨,我的印象中,写雨写得最好的诗句之一,是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现在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将人生的变幻和听雨结合在一起,透露出如许的感慨。因此“沪之雨夜”真的是一个好题目。选题好,写得也好,旧题材能够出新意,林庚是一个出众的诗人。
  诗分两节。第一节着重写室内听雨之感。“来在沪上的雨夜里”,“来在”一词说明诗人并不是沪上的居民,她不过是个客居者,是个外来者。因为废名的介绍,我们知道她来自北平,来自少雨的沙漠之地。因此“来在”一词也隐含着一个欣喜。“来在”雨夜,来在沪上的雨夜里,不是来在沪上,省去了地点,直接进入到一个情境中,使人感到这不单是一个空间的转换,同时也是文化的怀想,心境的贴近。沪上的雨夜是什么情调的雨夜呢?诗人写了句“听街上汽车逝过”。我以为这句尤其好,尤其正

湿润的诗心-湿润的诗能够组什么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书犹药也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03-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