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家访随笔
身为一名老师,有着很多责任,培养孩子成了永恒的话题。下面就随XX看看初中老师家访的日志,仅供参考学习哦。
初中老师家访日志篇1
201X年X月X日 晴天
今年寒假,我和冀秋云老师走访了王晨龙、马俊宇、陈兴昊等同学的家。经过这次家访工作,我感受颇深。在家访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父母对儿女教育的关心和重视,也感受到了作为老师的责任重大。
家访带给我们的收益很多。首先我们深入到家庭,细致地了解了学生的家庭情况,同时了解了学生的个性,学生在家的表现,为开学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其次家访能教给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立即的避免孩子问题的产生。老师重视进行家访,教会家长部分方法方法有理由依据的去转变家长的部分观念,对孩子的健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陈兴昊的母亲总是说自己的孩子不活泼,学习成绩不理想,我们告诉她不要总在他人面前数落孩子,应该多找找孩子的优点,多激励孩子,只要孩子有进步就得表彰,这么孩子对生活和学习才有信心,才有动力。再次家访还能协调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学生更健康的心剪发展。亲自上门家访能让孩子们从心理上拉近和老师的距离,尤其是学习差的孩子,而且更能够激提议她们对学习的爱好。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尤其是中学生,她们的学习动力绝大多数首先取决于对老师的喜爱。一旦喜爱老师,就喜爱学习这门课程,这么就能形成良性循环,让孩子逐步自信起来。
初中老师家访日志篇2
201X年X月X日 晴天
从一名学生家里出来的时候,夜已经深了。即使我极力劝阻,一家三口还是执意要送我下楼。在漆黑的楼道里,孩子的父亲感叹:“现在像您这么坚持家访的老师越来越少了!”很简单的一句话,竟然让我一时语塞。家长表示的是一番感激之情,而我却无法快乐起来。
记得自己初当班主任的时候,常在教育和管理学生问题上不知所措,于是便不停地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她们毫无例外地全部向我介绍了做好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家访。为此,我充足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走进学生的家庭,和家长共商教育管理孩子的对策,和孩子促膝谈心。正因为我走近了家长和孩子,她们也因此走近了我。
客观地讲,现在老师走进家庭和家长、学生真诚交流确实正在降低。当代通讯日益便捷,一个电话就将学生的全部问题向家长统而告之;学生犯了错误,动不动就将家长叫来,轻则告学生的状,重则埋怨、训斥家长。
当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教育的社会化”,它决定了作为教育教学关键任务负担者的老师必需协调处理好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充足调动家长的主动性,共同完成培养和教育孩子的任务。大家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意在强调家庭教育的好坏对孩子能否健康成长至关主要。尽管父母和老师在培养的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因为双方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文化水平乃至个性上全部可能存在差异,于是在教育效果上就会出现优、差、快、慢的区分。怎样指导好家庭教育,便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我提议:作为老师,不论多忙再累,应务必抽出一定的时间去学生家里走一走,和家长、孩子深入地谈一谈!
初中老师家访日志篇3
201X年X月X日 晴天
全部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现在的联络方法很多,诸如电话、手机、互联网等,为何还要到学生家庭跟家长面对面的交
老师家访随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