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回不去的十七岁 致十七岁的自己
全部的结局全部已写好 全部的泪水也全部已启程 却突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不论我怎样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擦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步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认可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席慕容《青春》
因为《北京爱情小说》中的吴狄,想起了多年前《十七岁不哭》中的简宁。忍不住在baidu上搜到全集,再一次重温儿时的经典。
简宁─那样简单,宁静的男孩子是被很多女孩暗恋着的吧。她对待学问谦虚且认真,对待同学好友真诚,对待自己要求严格。当然有大家会喜爱雷蒙,可是我喜爱简宁,我最欣赏她的一个方面,不是她在入学摸底考试时在他人的怨声载道中冷静淡定考出的门门95分以上;不是她认认真真地练守门只为捍卫自己的小小骄傲;不是她吹得一口好萨克斯;不是她在广播台能够面对她人离去而任劳任怨独当一面;而是军训时的一个立扑。
在立扑这个项目标训练中,只有雷蒙做得最好,不过只有简宁在做得不好以后一次次地练习,那一个瞬间我开始欣赏简宁。我欣赏她对完美永无止境的追求,欣赏她不随随便便说结束。
还记得军训时大家全部在喊累时,教练问她累吗,她说还行,教练问还行是什么意思,简宁说:“累,但还能坚持。”
和杨宇凌一起去食堂的路上,她说:“我不喜爱兵荒马乱,我喜爱从容。”就是这番从容淡定的宣言让喧哗的世界瞬间平静,如我的心。
杨宇凌问:“简宁,你慌过吗?我是说,心慌。”这算是告白吗?那个青涩的年纪,告白更像是猜密码日志本的复杂密码。
以后在录音室里,简宁对杨宇凌说:“其实你们懂的我全部懂。爱情小说我也看过,流行歌曲我也会唱。有的时候我也会悄悄喜爱一个女孩子。心慌的那种感觉,我也有过。我不论你相不相信,明不明白。”
这句迄今为止我仍认为最具杀伤力的告白陪同我的青春年少,为我编织一个个五彩斑斓的梦想,不停告诉我说幸福在远方,别停下来。
可是,17岁的小说,只能到此为止。
简宁写给宇凌的纸条:“宇凌,我最终想好了,现在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你。我们不能再这么尴尬下去了,我们这个年纪负担不起这么劳心费神的东西。”再看这一幕,还是会难过,会忍不住想要流泪,可是欣赏简宁的做法。这么,结局可能忧伤,但一定美好且阳光。
简宁,一个在失败后去喝酒,第二天清晨重新来过的男孩,她也会累,也会迷茫,但理智帮她做出选择。简宁对雷蒙说:“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学坚强。”
简宁,永远只考第一的简宁。
简宁,那个在天桥上对罗阳说“一个人总强不能算强,只有跌倒了,摔得很重,再能重新站起来,才是真强”的简宁。
忽然好思念那种感觉,即使身边有升学的压力,很多的不如意。可是大学是全
致我们回不去的十七岁 致十七岁的自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