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第周
课题
丝绸之路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课程标准:4-2 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说出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
能力:能简要叙述丝绸之路的由来,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新丝绸之路在今天的重要性;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学习,理解交通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前进的道理。
(二) 过程与方法
了解丝绸之路的由来及其线路;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和历史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丝绸之路的路线及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思考讨论问题,初步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材分析
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丝绸之路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传播的作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课前
准备
多媒体教学(视频资料、图片资料、文献资料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在武汉举办的第26届中国食博会会场,有一类食品被专门陈列在一个特别的展区,大家猜想这是出于什么原因?(展示幻灯片:洋葱、大蒜、葱、胡萝卜、黄瓜、西红柿、葡萄、核桃、石榴等图片)
生:它们都原产自西域(西面、西方)
师:在古代,这些食品最早是沿着什么通道传入中原的?
生:丝绸之路
初识丝路
师:下面,我们看一段反映丝路的视频,大家从视频中能看到哪些信息?(播放视频:“新丝绸之路”片头)
生:甲:我看到了丝绸之路主要有三条路线;
乙: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沙漠;
丙:我看到了丝路穿越了我国的好几个省份;
丁:我看到了大批的驼队在戈壁上行走
……
师:我想,同学们对丝绸之路都有一定的了解,请大家谈谈对“丝绸之路”的理解。
(展示幻灯片:初识丝路。显示问题:谈谈你们所知道的丝绸之路名字的由来;丝绸之路兴起于什么时间,至今还存在吗?丝绸之路要穿越哪些省市、自治区?丝绸之路最初的作用是什么?后来的呢?现在的呢?试着想象、描述一下在古时候,人们走“丝绸之路”的情形。所用的交通工具有什么?运送的货物又有哪些?)
生:畅所欲言
……
师:谈到丝绸之路,有一位历史人物我们一定不能忘却,因为他对丝绸之路的形成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是?
生:张骞
(展示幻灯片:张骞相及其生平介绍)
师:丝路的初创又与哪一事件有关?
生:张骞通西域
丝路初创
师:西域在哪里?大家能够结合古地图进行描述吗?
(展示幻灯片:古西域地图)
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引导并最终给出准确概念)
师:劝君更敬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从长安前往西域可谓千里迢迢、需跋山涉水,何去何从,前途未卜。面对如此多的困惑、险阻,张骞为什还要出使西域呢?
生:处于军事目的。
师:担负着重大的使命,张骞踏上了他的西行之路。
(展示幻灯片:张骞通西域文献资料配备注解、录音)
师:张骞在出使西域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和挫折?
(展示幻灯片:西汉同匈奴的战争和张骞出使西域图)
生:甲:受到当时战争的影响,会有生命危险;
乙:沿途环境恶劣,会遇到野兽、盗匪等;
丙:食物补给缺乏,环境不适等。
……
师:张骞通西域最初的目的达成没有?你觉得会有哪些影响?
生:甲:最初的军事目的没有达成,但得到了有关西域的丰富地理知识。
乙:自此,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完全打开,
2.丝绸之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