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三叠泉的导游词
三叠泉由于地层岩性不同,经过长期侵蚀后,形成了三级阶梯,故名三叠泉,很多游客慕名来参观这一景观。下面是带来的庐山三叠泉的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庐山三叠泉的导游词篇一 洞中方一日,世上几千年。 此处说的 洞 传说与庐山三叠泉有关。现在我们要去游览三叠泉,顺便探究一下这句话的来历。
各位游客,在泉瀑轰隆声的引导下,我们终于来到了观瀑亭,闻名遐迩的三叠泉就呈现在我们面前。
请抬头仰望,好像天开了个口子,水从口子里飞流而下,沿峭壁分三级,所以它被称为 三叠泉 ,又称 三级泉 。三叠曩布,每叠形态不同,泉水流量各异,但却浑然一体。一叠直垂,水从20多米的簸箕背上一倾而下;二叠弯曲。高约50米, 飘者如雪,断者如雾,缀者如旒(旗子上的翼带),挂者如帘 三叠最长最阔,如洪流倾出,浩浩荡荡,巨响如雷,最后似玉龙直入潭中,激起波涛汹涌,浪花四溅。整个瀑布的落差为155米。水流疾驰飞泻,气势格外恢弘。如果是深秋隆冬时节至此,可见弱水如丝帘风烟的景象。其实这里的景象随着季节和雨水的多寡而变化,一年四季各有千秋。
三叠泉位于五老峰第五峰北部末端与铁壁峰之间的旋涡状的悬崖峭壁之中,汇聚了大月山、五老峰诸水,从五老峰的北崖口流出,经过三级大盘石,飞落而下。可能有游客会问,为什么这里能形成三级大盘石呢 这又是第四纪冰川的遗迹,冰川在移动过程中,巨大的转折功能使得地质断层被切割成阶梯,形成所谓 冰阶 ,泉水就是被这些 冰阶 所折叠。
三叠泉高崖险峻,峡谷幽邃,集雄、奇、幽、险于一处,全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一幅原始质朴的美景,一:所以有冀庐山第一奇观 之美誉。又称: 匡庐瀑布,首推三叠。 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对它竭尽赞美之词,留下难以计数的著名诗篇。
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有诗描写三叠泉月夜:
飞泉如玉帘,直下数千尺。
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空碧。
三叠泉是如此美妙,但它却曾长期隐藏在荒山深壑之中不为人知。直到宋绍熙二年(1191年)始被樵夫发现,故有 一朝何事失扃(门闩)钥,樵者得之人共传 的诗句,意思是说,这个三叠泉一天偶然没有把门锁好,所以被打柴的人发现了,才在人间流传开来。在三叠泉的东北面是九叠屏,因为山峰呈九叠,又像一个大屏风,所以得名 九叠屏 。屏下是九叠谷。唐天宝十五年(756年),诗人曾在那里隐居,他的著名诗篇《庐山谣》也是在那里写成的。诗的头两句是: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其中还有 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 句。但尽管如此,他也未曾发现三叠泉。
各位请随我往下走。我们现在来到的地方叫 观音崖 ,我们看到的那个洞称 观音洞 ,洞下是一潭碧水。洞旁巨石上刻着隶书 竹影疑踪 四个字。相传观音洞通向一个寺,叫 竹林寺 ,据说这个洞口是竹林寺的后门,洞内常有仙人出没,所以也称 仙人洞 。很久很久以前,有位樵夫无意间发现一片竹叶循溪而上,他出于好奇,便跟着这片竹叶走,走呀走,不知不觉来到了洞中,洞里面正有两位仙人在下棋,樵夫便凑上前去观看,他看得入迷,似乎过了一段时间,大概有一天吧,他想,该回家了。
于是他便出洞往回走,出洞以后,他眼前的世界全变样了,原来的村庄、自己的家都不见了。他去问人,全都茫然不知,他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不得已,便向一位长者打听,长者也不知
庐山三叠泉的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