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流感疫苗
——预防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lnfluenza)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呼
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最常引起发病的是甲型。
甲型流感病毒通常在10~15年内发生突变,引起大流行。流行性感冒的
症状与普通感冒大致相似,部分患者全身症状较普通感冒重,如持续高
热、头痛、肌痛、全身疲软无力等症;部分患者病程迁延,可持续2周或
更长时间;老年患者及慢性病患者易出现下呼吸道合并症,以及心肌
炎、肌炎、脑炎等并发症。
一、接种禁忌证
1.发热者、急性疾病及感冒推迟接种。
2.慢性病急性发作者。
3.怀孕3个月内的孕妇。
4.对疫苗中任一成分过敏者。
二、接种注意事项
l.接种后在接种单位停留30分钟,观察孩子的反应情况,无异常后离
开。
2.接种后适当休息,多饮开水,注意保暖,避免进行剧烈的活动。
三、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反应
接种后可在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痛、硬结。可见发热、头晕、头
痛、肌痛、关节痛,少见神经痛、感觉异常、惊厥、短暂的血小板减少
等。
四、接种效果
资料表明,在健康人群中接种该疫苗,如果流行的毒株和疫苗毒株相
匹配,预防有效率可达70%~90%。全程接种流感疫苗后要在2周后产生抗
体,可以保护与疫苗毒株抗原性类似的毒株感染发病或减轻发病症状。
由于抗体水平下降,每年疫苗所含毒株因流行株不同而不同,每年都需
要接种当年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
第十一节麻疹一风疹二联疫苗( MR)
一预防麻疹和风疹
麻疹(measles)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
有发热、全身疲倦、咳嗽、畏光、流泪、眼结膜充血、皮肤出现红色斑
丘疹,严重可并发肺炎、脑炎、中耳炎等。
风疹(Rubella)是由风疹病毒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轻
微,以发热、皮疹及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一、接种禁忌证
1.妊娠期、育龄期妇女在接种疫苗3个月内应避免妊娠。
2.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
3.严重急慢性疾病患者(发热者、活动性结核、血液病、恶性肿瘤
等)。
4.免疫缺陷病人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5.个人或家族有惊厥史和脑外伤史。
二、接种注意事项
1.接种后在接种单位停留30分钟,观察孩子的反应情况,无异常后离
开。
2.接种后适当休息,多饮开水,注意保暖,避免进行剧烈的活动。
三、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反应
麻疹一风疹疫苗是一种安全的疫苗,大多数人接种后无局部反应。在
6-11天内少数人会出现低热、皮疹、轻度淋巴结肿大,但很快就会消
退。成年妇女偶见轻微关节痛,不需特殊处理,发热者可给予解热镇痛
药。
四、接种效果
全程接种后,麻疹血凝抑制抗体的阳转率可在95%以上。风疹“血凝
抑制”抗体阳转率可达95%-—100%。
第十五节狂犬病疫苗
——预防狂犬病
狂犬病(Rabies)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疾
病。病死率几乎为100%。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疾
病,所有温血动物均会感染,而人则主要通过被患病或感染的动物(主
要是狗)咬伤而受染。
一、接种禁忌证
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后,或有其他密切接触史造成有感染危险时进
行疫苗注射无禁忌证。但在进行暴露前预防时,在保证近期不会有接触
传染源及狂犬病病毒机会的前提下,妊娠期妇女、急性发热性疾病患
者、过敏者、使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者可推迟接种。
二、接种注意事项
1.咬伤后接种前对伤口进行及时处理:先将伤口挤压出血,并用
20%%新洁尔灭反复冲洗半小时以上,再大量清水冲洗。只要
未伤及大血管,不要缝合包扎。
2、注射狂犬病疫苗,在受伤后注射时间越早越好。
3.注射疫苗期间忌饮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及避免剧烈运动、
过度劳累、受凉、防止感冒。
三、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反应
:少数人注射部位有疼痛、红肿、硬结、瘙痒,甚至水
肿、淋巴结肿大。
2.全身反应:有一部分疫苗接种者发生全身性过敏反应,表现为大面
积的尊麻疹、红斑、头晕、头疼、全身不适、皮疹,四肢麻木等,发热
者少见,偶尔有过敏性休克的报告,中枢神经系统变态反应罕见。
四、接种效果
初次免疫中和抗体在接种疫苗7~10天后开始出现,5针全程免疫后均
能达到保护水平。
第九节麻腮风三联疫苗(M-M-R)
一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
各种疫苗预防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