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世界的黄陂奇人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武汉的夏夜闷热无风,但年近五旬的喻建华,照旧冒着酷暑伏案工作――他决心用3年时间,篆刻完《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
黄陂区供电局党办主任喻建华在许多知情人眼里,堪称一位奇人。荣誉众多
不寻常赂寻常人
喻建华的本职工作是上传下达、起草公文和迎来送往,但他又拥有众多令人炫目、颇不寻常的头衔和荣誉――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藏典收藏润格认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交流协会理事……
他先后应邀到二十多个国家进行艺术交流,在法、德、泰等国举办过个人书画展,在世界华人第一、第二届艺术大赛中获得金奖。
今年1月,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他到法”的艺术展览。中国共有20余位书画大师参与,喻建华凭借一幅风格独特的“秋菊”,夺得了“世界和平大使奖”。他的作品被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为礼物赠送给国际友人,他至今仍与一些外国政要保持着书信联系。学艺心切
到乱坟岗挖人骨
喻建华出生在安徽省北部的灵璧县,他的语文老师是晚清秀才,练得一手好书法,在当地小有名气。受老师影响,喻建华对书法也着迷起来。小学二年级时,喻建华已是全县闻名的小书法家。
“真正接触到‘艺术’这个词,还是上初中时。”喻建华回忆,他遇到过一位在英国学过西洋画的美术老师――林泽荣。在这位老师的严格指导下,喻建华一边学画,一边练书法,接受了良好的中西文化熏陶。
西洋油画最重要的一课就是画人体解剖,但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让喻建华能学到真东西,林老师做出一个让喻建华至今仍十分吃惊的决定――到乱坟岗挖死人骨头。
“开始时,我腿肚子直发抖,连步子都迈不动。”喻建华说。林老师将从乱坟岗挖出来的骨头用酒精消毒后,用铁丝串成了一个完整的人体骨架,教喻建华人体解剖知识。
可惜未过多久,“文革”开始了,林老师被打成“里通外国的特务”,被管制劳动。学校停课了,父亲也被关进了牛棚,喻建华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巧遇伯乐
阴差阳错当了兵
就在这时,喻建华的命运发生了转折。
1969年,县里成立“革委会”,决定在大院中央画一幅十余米高的《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有人找到了喻建华。仅1.5米的小个子,第一次站在近10米高的台架上,他熟练地临摹起《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来。
一天,部队接兵的首长来办事,看到一个小孩竟在画这么复杂的油画,非常惊奇,就问他“想不想当兵”,喻建华利索地回答:“想,就十白你不敢收我!”
没想到几天后的一个夜晚,首长的警卫员匆匆忙忙跑到他家说:“马上跟我到火车站去,什么也别带。”到了火车站,喻建
享誉世界的黄陂奇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