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六章 节肢动物门.ppt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3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六章节肢动物门
第一节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
第二节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第六章节肢动物门
第一节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异律分节:身体多数分成头、胸、腹部等三部分。
二·几丁质外骨骼
(一)外骨骼的概念及构造
1、概念:有一层坚硬的体壁,有一定韧性,功能类似脊椎动物的内骨
骼,又因覆盖在身体外部。
2、结构:上表皮(蜡质)外表皮(钙质蛋白质)和内表皮(几丁质)
(二)外骨骼的作用
1·运动作用
2·支持作用
3·保护及保水作用
(三)外骨骼的实质

节肢动物的肌肉系统与环节动物的不同,它不形成皮肌囊,而是由成束肌纤维组成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内面,无肌腱。

节肢动物的消化道是完整的,分前肠、中肠和后肠三部分。

节肢动物的循环系统与环节动物不同,为开管式循环。其构造和血液循环流程与呼吸系统相关。
六·呼吸系统
水生动物是用鳃和书鳃呼吸。陆生种类是以气管或书肺呼吸。有些陆生昆虫,其幼体生活在水肿,具有气管鳃。以体表进行气体交换。
七·排泄系统
节肢动物的排泄器官依结构和来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肾管演变而来的腺体结构(绿腺、颚腺、基节腺等);另一类是由肠壁外突形成的马氏管。
八·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节肢动物的神经系统与环节动物类似,为链状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较为复杂,这与运动能力的加强密切相关,感觉器官包括触角、单眼、复眼、听器及刚毛等。触角与嗅觉和触觉有关。但眼用于感光(对环境的明暗进行感知),复眼由许多小眼构成,用来视物。
九·生殖和发育
为雌雄异体,且常常雌雄异形。多为卵生,也有能行孤雌生殖、幼体生殖及多胚生殖等繁殖方式。胚后发育有直接、间接发育。间接发育又有渐变态、半变态和完全变态等不同形式。
第二节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一、三叶虫纲
本纲是已经全部灭绝了的最原始的节肢动物,目前,已记述的化石种类约4000余种。它们存在于寒武纪到二迭纪的古代海相地层中。(如图)
二·甲壳纲
(一)甲壳纲的主要特征
1、外型及分节: 分头胸部和腹部
2、附肢: 一般每一体节一对附肢。其形态特征又
可分为叶状肢和杆状肢。
3、消化系统:包括前肠的口、食道、胃。
4、呼吸器官:以体表直接进行气体交换。
5、循环系统:属于开管式循环。
6、排泄器官:器官为触角腺。
7、神经系统: 原始形式是两条梯状分开的腹
神经索。
8、生殖和发育生殖腺位于胸部或腹部背方。
(二)甲壳纲的代表——日本沼虾
(三)甲壳纲的分类(如图)
1、鳃足亚纲
2、桡足亚纲
3、蔓足亚纲
4、软甲亚纲
三·肢口纲:中国鲎
四·蛛形纲
(一)、蛛形纲的主要特征
除蝎类等少数种类外,身体没有明显的分节。身体部分可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共6对附肢,消化道可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呼吸器官为书肺和器官。蛛形纲的排泄器官有两种,一种是中肠后端突出的马氏管,另一种是基节腺,但一般在幼体时存在,成熟时基节腺退化,只由马氏管排泄。蜘蛛的循环系统发达,在肠的背面有心脏,包在围心膜内,两侧有漏斗状的心孔2~5对。
(二)、蛛形纲分类
1、蝎目:头胸部短、腹部分节明显(前宽后窄),最后一节是尾
剑,内有毒腺,脚须有螯,卵胎生,如蝎子等。(图)
2、蜘蛛目:同纲的特征。(图)
3、蜱螨目:称壁虱目,多营寄生,体小,头胸部和腹部也愈合, 螯
肢和脚须突出于体前形成假头。分成蜱类和螨类。(图)
五、原气管纲(略)
:包括常见的蜈蚣、马陆等,已知约10000多种,是陆生的节肢动物。身体分头部和躯干两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躯干部每节1对或2对附肢;以器官呼吸,马氏管排泄,开管式循环。本纲代表动物——石蜈蚣。(如图)
七·昆虫纲
昆虫纲是动物世界最大的一个纲,已知的种类约有100万种占节肢动物门的94%以上,占整个动物世界的80%以上。它们的适应能力极强,分布十分广泛,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一)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昆虫纲是节肢动物门中最具代表的一纲,其最主要特征为:身体分头、胸、腹3部;胸部具三对足(所以也称六足纲);多数种类胸部有2对翅;头部1对触角。此外,他们还具有一系列其他的特征,现分述如下。
1,外部形态昆虫的身体是高度异律分节的,前面的几个(一般为6个)体节愈合特化为头部,中间3个体节为胸部,最后面的11个体节是腹部。
(1)头部①触角②眼③口器(咀嚼式口器、
刺吸式、虹吸式、舐吸式、爵吸式)(图)
(2)胸部①足②翅
(3)腹部(如图1)
2,内部构造
(1)消化系统昆虫的消化管和其他的节肢动物一样也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前肠和后肠由外胚层而来的体壁内陷形成,中肠则是由内胚层发展而来
①前肠②中肠③后肠④消化腺(如图2)
(2)体腔和循环系统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一样,真腔不发达,在胚

第六章 节肢动物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