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城市营销助杭州城市国际化研究.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城市营销助杭州城市国际化研究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摘要]国际化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和重要动力。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和城市社会的来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许多城市正加快推进“国际化”步伐,国际化问题逐步凸显。本文将在城市国际化的视角下对杭州市城市营销策略进行研究,着重分析杭州市城市营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结合其国际化的目标给出了营销策略建议。
  [关键词]杭州市 城市国际化 城市营销 营销策略
  
  一、城市营销与城市国际化
  。Ashworth&voogd(1994)认为,城市营销是通过城市活动尽可能与目标顾客群的需求相关,根据既定目标与相应的战略规划,追求社会及经济功能最大化的过程。
Meer(1990)、Berg(1990)、Ward(1998)等学者,也分别从城市竞争、城市发展、城市规划乃至城市推销等多个角度,就城市营销的概念给出自己的定义。科特勒(2002)从更广义的地区角度对地方营销作出了定义,认为“地方营销是满足地区目标市场的需求而进行的规划和设计,成功的地方营销应该使得市民、企业对其所在的社区感到满意,游客和投资者对地方的期望得到满足。”郭(2005)提出城市营销是指城市根据其现有或潜在的目标市场如市民、旅游者、投资者、企业、出口市场等的需求及竞争现实进行甄别、发掘和创造城市的价值与利益,通过设计、生产和提供比竞争城市更能满足城市顾客特定需求的城市产品或服务,来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发展的一系列研究、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衡量城市国际化的标准是城市的辐射力、吸引力是否超过本国范围、波及国际领域。具体而言,一是城市具有比较强的综合竞争力,成为国际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二是城市规模达到或接近特大规模,发展格局进入多中心分散化的阶段。三是城市拥有多样化和包容性的文化,国际观念逐步被广大市民所接纳。四是城市拥有现代化的设施和服务体系,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快速提升。
  二、杭州城市国际化的基础分析
  
  ⑴杭州的自然地理环境奠定了国际化的坚实基础。杭州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地形复杂齐全:山地、丘陵、平原、河流与湖泊兼具,湖光山色、园林风景美不胜收,西湖名胜和西溪湿地更是得天独厚、天下独绝,所有这些使杭州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城市、山水城市和宜居城市,当之无愧的“人间天堂”,奠定了国际化的坚实基础。
  ⑵杭州的人文生态环境铸造了国际化的重要品质。作为浙江省会城市、全国重要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杭州具有先天禀赋资源,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⑶杭州的经济环境提供了国际化的发展动力。首先,“钱塘自古繁华”。吴越、南宋时期作为国都,杭州的繁华不必多说;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盛赞杭州是“世界上最高贵和华丽的城市”;由此可见,史上的杭州是个经济繁荣、生活富庶的地方。杭州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城市,依然是最发达、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经济实力雄厚。2003至2008年,杭州连续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造就了经济繁荣和城市活力,并转化为城市国际化的发展动力。
  ⑷杭州的社会制度环境构建了国际化的支持体系。经过
30多年的改革开放,杭州不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和文化成就,政治民主和社会民生等各方面也同步发展,并达到了较高水平。杭州创建优越的社会制度环境,构建了国际化的支持体系,吸引了全世界各类人才,为国内外的各界组织、商务和会议提供了落户杭州的条件,为他们提供生活与创业的舞台,真正实现“住在杭州、学在杭州、游在杭州、创业在杭州”的城市目标。
  
  ⑴经济腹地的制约。上海与杭州同为我国东南沿海特大城市、长三角中心城市,但两者相距不足200公里,杭州处在以上海为经济中心的长三角核心区,受上海辐射。杭州受上海影响,周边直接腹地不大,城市国际化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⑵对外交通的制约。对外交通国际化程度不

城市营销助杭州城市国际化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