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8649-20 02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诊断技术.pdf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前 言
牛肺疫是由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引起的一种牛属动物的传染病。健康牛和病牛接触由呼吸
道吸人病牛的“飞沫”,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方式和感染途径。暴发流行时多呈急性病演,呼吸系统症状非
常明显,体温在 以上稽留。但在病的常在地区多见亚急性和慢性病程,以地方流行性为特点。急性
期病变为浆液渗出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 ,肺间质多孔多汁,肺小叶出现各期肝变、多色,呈大理石样肺,
肺胸膜和肋胸膜粘连 ,以及胸腔渗出液大量储留为特征。转为慢性后逐渐形成肺包膜或坏死块。慢性病
牛长期带菌 ,成为隐蔽的传染源。
在新发的地区对此病的检验应采取流行病学、临床学、血清学、病理学和病原学综合诊断方法为宜。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英法,
〕于年和年推荐采用稍加改进的和的补体结合试验作为牛肺疫血清
学诊断的方法,但常出现非特异性反应。新中国成立后一直采用补体结合试验检验牛肺疫,并于年
将该法列人农业部颁布的《动物检疫操作规程》中,但这种方法常出现 非特异性反应。近年来
我国研制成功 了特异性高的微量凝集反应检验方法,它不但降低了非特异性反应率 ,而且操作简便,容
易判定,应用效果良好。病原学诊断主要取病牛肺脏,胸腔渗出液和肺门淋巴结接种马丁培养基,即可分
离出牛肺疫病原体,此法对急性期病例的检出率可达
本标准的附录、附录、附录、附录附录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动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白文彬。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诊断技术

,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学检查、补体结合试验、微量凝集试验诊断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检验。病原学检查适用于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病牛分离病原体,
补体结合试验和微量凝集试验适用于牛肺疫抗体的检测。

GB-T 18649-20 02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诊断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uxilove
  • 文件大小358 KB
  • 时间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