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 圳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体外诊断仪器原理与实践
实验项目名称: 血细胞分析仪
学院: 医学院
专业: 医疗器械工程
指导教师:
报告人: 学号: 班级:
实验时间: 2014-05-09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教务部制
实验目的与要求:
1、 介绍血细胞分析仪的计数原理、血红蛋白浓度测定原理。
2、 记录血细胞分析仪的测试流程。
3、简单分析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报告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以及白细胞分类的意义。
方法、步骤:
实验仪器:
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
一、简要操作指南及注意事项
1、 开机前的准备
检查试剂就是否足量,有无浑浊变质,试剂管道有无扭结,并倒空废液瓶
2、 开机
打开机器后部的开关,等待机器自动冲洗内部管路后,自动测量本底并出现计数界面
3、 本底检查
出现计数界面后,机器将自动测量的本底数值显示在屏幕上,本底结果要求:
WBC≤0、3 RBC≤0、03 HGB≤1 PLT≤10
如果本底没有达到仪器的要求,仪器将会提示“本底异常”请执行清洗或维护程序
4、 全血测量
A、 在计数界面下,按[模式]键,将模式设置为“全血”
B、 混匀抗凝血后,送到采样针下,让采样针插入抗凝血
C、 按开始键,开始对样本计数
二、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原理与主要结构及其参数意义:
所谓三分类 就是把白细胞分成大中小,测量方法就是基于库尔特原理、
①、计数原理--库尔特原理:
库尔特原理也叫电阻抗法 , 其主要原理就是依据电解质溶液中悬浮颗粒在通过计数小孔时 , 引起电阻变化 , 在恒流电路中 , 电阻的变化引起电压的变化来进行细胞计数与体积测定的。
如图 1 所示, 将等渗电解质溶液稀释的细胞悬液倒入一个不导电的容器中, 再将镶有宝石小孔的管子插入到细胞悬液中, 在小孔管内侧充满稀释液,并在其内外各置一个电极。当细胞通过小孔时, 由于血细胞具有非传导性的性质, 因此, 将引起内、外电极间的电阻增加, 产生一个脉冲。若在两电极间加上一个恒流源, 则这个电阻的变化就转换成了电压的变化。脉冲变化的次数代表血细胞通过小孔的个数, 其脉冲的高度表征细胞体积的大小。
综上可知:
不同脉冲波的大小表示细胞体积的不同、
不同脉冲波的数量即为细胞的个数
库尔特原理主要由测量杯、小孔管、内外电极等组成。其中 , 小孔管(主要就是红宝石孔)下图
就是整个测量系统的主要部分 , 它决定了血球分析仪的测量准确度。小孔越小(大概100μ米那样) , 测量准确度越高 , 但易造成堵孔 ; 小孔越大 ,测量准确度越低 , 但不易堵孔。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利用电阻抗法设计的血球分析仪的竞争焦点就在于把小孔做得小而不易堵孔 ,为了实现细胞逐个通过可采用鞘流法,根据两侧鞘流的流速不同使细胞一个个的进入孔内从而不造成堵孔与细胞并排进入的误差的问题(如下图):
其排堵方法大致有反冲法与电灼烧法两种 , 或二者兼而有之。测量系统得到的电平信号经放大、阈值调节、甄别、整形后进行计数 , 得到 RBC、WBC、PLT 的数量。但三者的计数原理又略有不同。白细胞计数时 , 机内微型计算机按体积大小将白细胞从 30~45fl 分为 256 个通道 , 每个通道为1164fl。根据细胞大小被分别放在不同的通道中得到白细胞体积的直方图 , 根据体积大小可分为不同的细胞群 , 第一群主要就是淋巴细胞 , 第二群主要就是单核细胞 , 第三群为粒细胞 , 这就就是“三分群法”也就就是常说的三分类。
红细胞计数
血细胞分析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