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影片观后感焦裕禄影片观后感焦裕禄影片观后感(一)5月8 日上午, 机关全体党员在一中翠英报告厅观看了《焦裕禄》电影, 这是我第四次观看这部影片, 每一次观看都是对心灵的一次震撼与洗礼, 每一次观看都是对精神的一次净化与升华, 每一次观看都会有不同的体会、理解与收获。我用长与短、大于小、高与低三个反义词谈谈本次观看后的点滴感受。长与短。 470 天,是焦裕禄在兰考的所有日子。 470 天在一个人的生命中确实很短暂,但在这短暂的 470 天里, 焦裕禄把满腔热血洒在了兰考的大地上, 用在了为兰考 36 万人民呕心沥血的日夜里,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断断续续说:“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穿越 50 年的时空, 回看焦裕禄在兰考的 470 个日日夜夜, 他的时间去哪儿了?他的时间是在飞沙中、暴雨中、寒风里、骄阳下; 是在大雪扑面时, 在泥泞跋涉里;是在大年三十贫困的农户家里,在油灯摇曳长夜不眠的办公桌前……半个世纪过去了, 时空无法逆转, 时间无法永恒, 但这个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没有离去, 这样的生命即使再短也是很有意义的, 他的伟大灵魂长存兰考,长存天地之间。大与小。焦裕禄是兰考最大的官,但干的都是一些“小事”, 行程 5000 多里,查清了全县 84 个风口, 走遍了兰考的村村庄庄, 坑坑洼洼, 带领群众挖台田、截渗碱, 栽泡桐、固风沙, 疏沟渠、排内涝, 从而钳住了困扰兰考大地“三害”的七寸所在。焦裕禄干的没有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 都是一些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把党的温暖送到了千家万户,大大提升了党的光辉形象。群众的事无小事,小事不为何以谈大事?焦裕禄干的小事构成了他对老百姓的博大情怀,他的一声“我是你的儿子”, 真正切切的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 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诚心诚意当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多与少。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期间, 不为名、不为利, 不怕苦、不怕死, 那么一种拼命精神、那么一股满腔热情和革命干劲, 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他正确对待“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 一身正气, 两袖清风, 坚持原则, 不徇私情, 不贪不沾, 干净干事, 始终做到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期间,住群众的草庵,蹲群众的牛棚,拜群众为师,解群众之困,排群众之难,谋群众之福, 心里装着群众,唯独没有自己。他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起了共产党人的一座丰碑。焦裕禄是为民的榜样、务实的标杆、清廉的镜子。他的事迹告诉我们,常问“入党为什么? ”,才能时刻为理想信念把航; 常问“为民干什么? ”, 才能时刻把服务放在心上; 常问“将来留什么? ”,才能时刻把使命责任抗在肩上。焦裕禄是县委书记, 他的职责是战胜三害让全县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督学的职责是什么?是让每所学校都有进步,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督导”相当于体检,主要是判断哪些指标不正常,提出改进的方案, 督促落实到位。“督”是底线扫尾, 是法律、法规不允许干的;“导”是方向引领,在先进理念、个性特色、创新发展方面向高处引领。督导标准研制大体有三个梯度,一是底线(或红线) ,二是平均线, 三是发展线。督学的工作成效大体体现在:落实法律法规的情况; 研制科学标准的情况; 攻坚克难解决突出问题情况;调查报告、建议、研究成果情况; 督学“责任田
焦裕禄影片观后感【可编辑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