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秀水村
1月29日,,那天正下着大雪,路上结上了冰,曹局长挨家挨户走访慰问村里的困难户。雪中送炭让秀水村人感动,但更让秀水人动情的是,一年来省公路局为村里所做的那些好事实事舒心事。
2007年6月,根据省扶贫办的安排,省公路局扶贫小组进驻秀水村,开始了为期四年的挂点扶贫。小组共6人组成,由局里一位处长带队。扶贫小组一进村就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又是找村干部开会,又是找村民座谈,上山下地走田埂,仔细给秀水村“号脉”,深入进行剖析,一个月后,局领导收到由扶贫小组递交的调查报告和扶贫方案。根据报告和草案,局领导班子研究制定了具体的扶贫计划。
秀水村地处山区,全村1863人,416户,分住在15个自然村,是安福县“十一五”期间扶贫开发非重点乡的唯一重点村。扶贫组调查发现,秀水村其实是个聚宝盆,山下肥田沃土,山上竹木葱郁,该村大智自然村还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智石刻所在地。不过,虽然守着清山秀水,但村民主要经济来源还是靠外出务工,全村仍有128户处在贫困线上
。根据秀水村的现状,省公路局把“打基础”作为2007年扶贫计划的重点。
而“打基础”的第一锤就打在毛竹低改上。据调查,毛竹是秀水村的主要林业资源,但林改后,村民苦于没技术,无法进行林地改造,全村尚有6000亩毛竹需要低改。扶贫组的目标是,每年帮助该村完成1200亩的低改面积,逐渐改变该村毛竹生产粗放经营的状况。扶贫组从村民中选出20多人作为毛竹低改的“种子选手”,把他们送到县林业局参加培训,而且从县林业局、县毛竹林场请来技术人员给村民现场传授低改技术,在全村掀起了毛竹低改的热潮,到年底,该村超额完成了第一年的毛竹低改计划。据安福县扶贫办主任王铁锋介绍,毛竹低改后可亩增30―40根竹,仅此秀水村户平可增收500元左右。
在开展毛竹低改的同时,扶贫组又扶持秀水村因地制宜重点发展药材、果业、花卉苗木及养鱼、养鸡等其他种养业。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秀水村就是远近闻名的药材村,但由于市场因素,本世纪以来,村里种药材的越来越少,直至销声匿迹。扶贫组通过市场调查,秀水人以前广为种植的中药材白术现在又“牛”了,每公斤已卖到45元。扶贫组及时把这一信息告诉了村民们,并承诺拿出5万元作为村民种植药材扶助基金。得到这一讯息,村民们种药的积极性一下子被重新激起
,家家户户在山上开荒种起了白术,种药“老把式”彭秋文请来了挖掘机,一家伙开垦了150亩地种药材,村民笑他:“你是要在山上开药店呀。”2007年,秀水村种植药材600余亩,总产值达200余万元。一业兴百业旺,去年,秀水村在果业、水产、畜牧业等方面也初见成效,新增一个50亩的杂交杨梅种植园,一个年饲养规模200头的养猪场,养鱼水塘也扩大到200亩。
情系秀水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