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采访礼仪
1、仪表自然、着装整洁
采访时,建立“第一印象”很重要。简单说,“第一印象”就是指采访对象和记者第一次相见时给各自留下的感受。那么,采访对象对记者的“第一印象”是从哪儿最先得到的呢?这就是记者的仪表了。这位记者穿着怎样,外表什么样,是否面带微笑,说话的表情如何?这些一眼就可以看出,而且往往给采访对象留下一个较深的印象。
所以,小记者采访时要适当把自己“包装”一下,给对方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着装也是采访前的一种准备。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假若有位记者穿着满是油污的工作服,头发又长又乱像草窝,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呢?你一定会想:瞧这人,像个脏鬼似的,哪里像个记者啊?大概是个骗子吧!有这个想法了,怎么接受他的采访呢?除了穿戴以外,还要注意清洁。如果爱穿旅游鞋、运动鞋,但是好多天也不刷洗,黑黑的、臭气熏人。你去采访人家,害得人家不敢呼吸,还怎么采访下去呢?
记者出现在采访对象面前,一定要给人一种美感。也许有的小记者会有些担心:我长得不漂亮,还能当记者吗?大可不必这样想,当记者没有必须长得漂亮这个要求,你的穿戴应当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让人看着舒服。一般来说,不宜穿得太差,也不宜穿得太好。比如,去采访流浪儿童,如果他穿得比较差,而你却穿得很华丽、讲究。这样,他在你面前,可能会感到紧张不安,甚至产生自卑情绪,这下采访就可能不会很顺利。如果采访重大会议或重要领导人,穿得又很随便,就会显得不够尊重对方。
因此,穿着也要看场合。如果条件允许的话,集体采访时大家统一着装,看上去会很正式、庄重,让采访对象感到受到尊重和重视,更愿意接受采访。
总之,小记者们也是“小社会活动家”,且不可忽视自己的仪表。穿着上不要太过修饰,朴实、整洁最好;另外,少先队员要系好红领巾,配戴好采访证。表情呢不要太庄重、严肃,应该面带微笑,把学生们热情大方、天真活泼的天性自然地流露出来。这样,就能给采访对象一个很好的印象,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采访气氛。
2、善于倾听、交流“听”在对话中的作用决不亚于“说”,光会“说”而不会“听”的人,在生活中是不大受人欢迎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人往往给人以很骄傲、目中无人的感觉。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的兴趣,能不惹人反感吗? 对于记者来说,在采访对象回答问题时,就应该做一个最佳听众,善于倾听。这不但会帮助记者理清思路,当场做好笔记,而且还可以帮助记者与采访对象很好地沟通,引导采访对象讲得具体、生动。
那么,倾听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1)注意运用眼神、手势、表情等特殊语言有的同学肯定要问了:眼神、手势、表情怎么叫语言呢?其实,尽管记者只是在听,但是他的思维一定是随着采访对象的谈话在活动,会产生不同的表情、态度,这也是一种谈话——无声的谈话。比如,皱一下眉表示“不理解,请解释一下”;侧耳倾听表示“我很感兴趣,请接着说”;微笑一下表示“理解了”;尤其是点头,这是绝妙的“语言”,当对方说到关键内容时,你轻轻一点头,实际上就是发出一个信号——“你说得对,是这样的”,“我正在听,请接着说下去”,或是“嘿!这是重点,我注意到了”等,这就起到了鼓励对方继续讲下去的作用。
(2)注意运用特殊的感叹调在倾听别人回答时,不时运用一些感叹词,如“啊!”“呵!”“真棒!” “是吗?”“是这样?”“结果呢?”等等,表示你对谈话内容的关注。这样,对方就会因自己的谈话被理解而高兴,会讲得更加放松、自然。但也要注意,这类插话不要太多,以免打断采访对象原有的思路。
3、排除干扰、全神贯注
采访时,记者很辛苦,既要听,又要记,还要观察,注意力还必须高度集中,久而久之就可能引起疲劳,尤其是小记者们,要做到半小时,乃至一个多小时全神贯注,听采访对象讲话,确实不容易。怎么办呢?
下面教给大家几种方法。
小记者采访礼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