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农村刑事犯罪及预防研究.doc.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农村刑事犯罪及预防研究【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农村各项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向前推进, 农村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 但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在一些地区还相当突出,农村犯罪案件数量仍居高不下,严重影响到农村社会稳定。中国论文网/view- 【关键词】农村;刑事犯罪;预防一、农村刑事犯罪的特征(一)未成年人犯罪较多未成年人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 多数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 加上多数农村中小学生寄宿在学校, 使得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严重脱轨, 部分留守儿童逃学、辍学, 沉溺网吧成为普遍现象。过早的涉入社会, 受不良风气和恶习的影响和侵蚀, 参与盗窃、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活动,成为新的违法犯罪群体。以江西省修水县为例, 2010 年以来, 该县农村共发生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28件 36人。同时, 该县农村性侵犯案件不断增多, 侵害的对象多为未满 14 周岁的幼女和丈夫外出的妇女, 犯罪嫌疑人的年龄趋向老龄化。 2010 年以来,该院办理农村强奸案 23 件,其中侵害对象 68% 的人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妻子和未成年子女。(二)犯罪者文化程度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犯罪达 % ,可见当前农民的文化素质是非常低的。由于文化程度低, 没有一技之长, 找不到合适自己的工作, 生活无法保障, 理性和自控能力差, 经不住外面花花世界的腐蚀和诱惑, 处事简单粗暴。为了维持生计, 不惜铤而走险, 学习影视剧中的抢劫、绑架、盗窃、故意伤害等违法行为,从而导致酿成大祸,走上犯罪的道路。愚昧无知, 丧失信仰, 道德观念扭曲, 极易被别有用心的邪教组织蛊惑、利用, 是一部分农民轻信基督邪教,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之一。(三)犯罪打击力度不够一方面, 在政法机关办案经费普遍紧张的情况下, 由于受利益驱动, 有的机关把罚款当作生财之道, 随意执法, 以罚代刑, 一些本来明显构成刑事犯罪的案件, 降格为治安案件办理,作罚款处理了事。交通肇事刑事案件逐年增加,与经济发展、车辆增多有一定关系, 但与有关单位管理不到位,肇事者受不到严厉的刑事制裁有直接的关系。“钱可以买罪,权可以保罪”使农民丧失对法律的信任。另一方面, 刑事案件破案率较低, 破获的许多刑事案件被作为一般治安案件处理, 大量的刑事案件“不破不立”, 或者“立而不破”, 使犯罪受到法律追究的成为个别, 大部分不能受到法律的制裁, 从而造成了犯罪行为人不被抓获的侥幸心理。二、减少农村刑事犯罪的对策分析(一)强化与家庭教育的结合事实表明,青少年违法犯罪与不正当的家庭教育和不正当的家庭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应针对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 强化家庭教育与家庭管理。政府和教育部门可以牵头在各类学校举办家长培训班、开办家长学校, 提高家长的文化知识修养、道德修养和家庭教育科学的修养, 以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引导家长掌握子女的情况因人施教, 加强对子女灌输为人处世的优良美德和高尚情操, 自觉抵制各种丑恶社会现象的影响。广泛宣传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使居民了解对子女的不良行为加以管制和约束是其应尽义务,消除广大青少年参加各种刑事犯罪的诱因和机遇。相关部门可以结合这些要求, 适当组织“五好家庭”、“文明户”等荣誉的评比,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二)继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不仅

农村刑事犯罪及预防研究.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c2016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