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褐蘑菇栽培技术
本章知识体系
形态特征
生活条件
工艺流程
栽培技术
出菇管理
采收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褐蘑菇 栽培技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第一节生物学特征
褐蘑菇(Agaricus brunnecens):属于真菌门、层菌纲、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
二、食药用价值:
、多种维生素、人体全部必须氨基酸。
,肉质滑嫩、鲜美可口。
、抗癌、防治心胀病、高血压。
三、形态特征:
褐蘑菇子实体中等大,单生。—,初扁半球形,表面披有褐色纤维状鳞片,黄褐色;菌肉白色,伤口变色。菌柄长4-6cm,粗3—5cm,圆柱形,白色,内实。菌环白色,膜质,双环,生菌柄上部。易脱落。孢子褐色,平滑,椭圆形或长椭圆形,5—7μm。
四、生活习性
能分解利用草本植物秸秆作为营养碳源,最好氮源为畜粪、硫酸铵和尿素,最适碳氮比30:1。
四、生活习性
褐蘑菇属于中、低温型的菌类。菌丝生长温度为4-32℃,最适温度为20-22℃。褐蘑菇是典型的稳温结实性菌类。
四、生活习性
褐蘑菇属于厌湿性菌类。含水量一般以62%-65%为宜。在产菇期内,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以85%-90%为理想。
四、生活习性
褐蘑菇是好氧性的异养生物,它的生长发育需要吸入O2,呼出CO2。菇房需要经常通风换气,排除有害气体,补充新鲜空气。
第十七章 褐蘑菇栽培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