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野外工作手册(海南省地质调查院).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野 外 工 作 手 册
目  录
第一章 沉积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1
一、沉积岩分类及结构构造 1
二、沉积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3
三、化石野外工作的基本要求 10
四、层序地层的野外调查 11
五、地层接触关系野外调查 14
第二章 侵入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15
一、侵入岩分类 15
二、侵入岩野外观察及描述要点 17
第三章 火山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19
一、火山岩分类 19
二、火山岩有关概念及特征 19
三、火山岩野外调查观察要点 19
第四章 变质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24
一、区域变质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24
二、接触变质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26
第五章 构造地质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31
一、褶皱调查 31
二、断层调查 33
三、节理、劈理和线理调查 36
四、构造变形相与变形相序列 37
第六章 区域矿产调查基本要求 37
一、收集区内已知的矿产信息 38
二、野外找矿标志的识别、观察和记录 38
第七章 野外记录资料整理及样品采集工作要求 40
一、野外记录 40
二、野外手图及野外总图 41
三、资料整理工作 41
四、样品采集要求 43
五、质量检查 44
六、资料汇交及资料管理 44
第八章 安全工作基本知识与制度 45
一、野外安全工作基本知识 45
二、安全生产措施 47
2
第一章 沉积岩野外观察及调查要点
一、沉积岩分类及结构构造
(一)沉积岩分类
沉积岩野外分类主要是根据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成因等进行划分的,详细划分见表1。
表1 沉积岩基本类型的划分
火山-沉积碎屑岩
陆源沉积岩
内源沉积岩
沉积-火山碎屑岩
火山-沉积碎屑岩
陆源碎屑岩
泥质岩
蒸发岩
非蒸发岩
可燃有机岩
见GB/
粗碎屑岩
中碎屑岩
细碎屑岩
泥岩
(粘土岩)
页岩
(粘土页岩)
石灰岩
白云岩
硅质岩

(见GB6750)
注:石灰岩和白云岩有多种成因,可包括蒸发岩和非蒸发岩二种类型
(二)常用术语
1. 陆源碎屑
2. 内(源)碎屑:盆地内弱固结的沉积物经水流剥蚀作用形成的破碎物质。
3. 粒屑:盆地内由化学、生物化学、生物作用及流水作用形成的粒状集合体,在盆地内就地沉积或经短距离搬运再沉积的内碎屑、生物屑、鲕粒、团粒、团块等的总称。
4. 圆度:碎屑颗粒的棱角被磨蚀圆化的程度,可分为四级。
棱角状:颗粒具尖锐的棱角。
次棱角状:棱角有磨蚀但仍然清楚可见。
次圆状:棱角有显著的磨损,但原始轮廓还清楚可见。
圆状:棱角全被磨损消失,棱线的外突呈弧形,原始轮廓均已消失。
5. 杂基:碎屑岩中与砂、,包括细粉砂和泥质。
6. 胶结物:起胶结作用的化学沉淀物。
7. 泥晶:内源沉积岩中与粒屑同时沉积的充填于粒屑之间的化学、 的物质。
8. 亮晶:成岩期充填于内源沉积岩原始孔隙中的干净明亮的化学沉淀物。
9. 正砾岩:主要由陆源砾石组成的杂基含量小于15×10-2正常沉积岩。
10. 副砾岩:砾石含量<50×10-2(常为5×10-2~30×10-2)而杂基含量大于15×10-2的砾质砂岩或砾质泥岩,一般具特殊成因意义。野外多以泥、砂、砾的相对含量进行命名。
11. 粒度:即碎屑颗粒或晶体颗粒大小,也称粒级,各种沉积岩的粒级划分见表2、表3。
12. 颜色:指野外新鲜露头岩石的颜色。当岩石风化强烈时,要注意风化色或半风化色。
表2 碎 屑 粒 级 划 分
自然粒级标准mm
φ值粒级标准
陆源碎屑名称
内源碎屑名称
≥128
≤-7
粗碎屑
(砾)
巨砾
砾屑
巨砾屑
<128~32
>-7~-5
粗砾
粗砾屑
<32~8
>-5~-3
中砾
中砾屑
<8~2
>-3~-1
细砾
细砾屑
<2~
>-1~1
中碎屑
(砂)
粗砂
砂屑
粗砂屑
<~
>1~2
中粒砂
中砂屑
<~
>2~4
细砂
细砂屑
<~
>4~8
细碎屑
粉砂
粉屑
粉屑

>8

泥 屑
表3 非蒸发岩矿物晶粒级划分
≥2
巨 晶
<~
粉 晶
<2~
粗 晶
<~
微 晶
<~

野外工作手册(海南省地质调查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anshenglu2
  • 文件大小378 KB
  • 时间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