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帮服心得体会范文两篇.doc走帮服心得体会范文两篇
走帮服心得体会【篇一】
小心愿,大希望。一本喜欢的课外书、一台暖风机、一声梦里出现过好多回的问 候、一次温馨的陪伴......一个个微小的心愿,在很多人看来微不足道,但这却是那些 困难家庭子女、失独家庭、残疾人的梦想。为进一步加强党员与群众的联系,结合“走 帮服”活动,近期,南通市崇川区文峰街道凤凰社区开展了“携手微心愿你我来圆梦”活 动,让在职党员走进社区,认领困难群众的“微心愿”,帮助他们圆一个小梦想。
活动现场,一棵“心愿树”格外显眼,上面贴了许多微心愿,这些“微心愿”是社区 工作人员前期向辖区内困难群众、失独家庭、残疾家庭等弱势群体征集来的。广大党 员志愿者积极认领,为10户困难对象赠送了暖风机、蒸锅、煮蛋器等家居用品,圆了 群众的微心愿。
收到蒸锅,“微心愿”的主人陆奶奶满心感激。“我牙齿松动,想要个蒸锅做点面食 吃。”陆奶奶说,“这个活动真好,党员真好,除了帮我实现'微心愿',他们还经常到我 家里帮忙。”
近年来,凤凰社区不断深化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每年都开展在职党员认领服务岗 位、开展为民服务活动,并常态化开展“圆梦微心愿”活动,动员广大在职党员积极参 与“微心愿”主题活动,加强对“微心愿”认领和兑现情况管理。
走帮服心得体会【篇二】
眼下,江苏各地正在开展各类形式的“走帮服”活动,党员干部走基层、访民情、 解民难掀起了一个个高潮。在江苏南通市,这里有另一种形式的“走帮服”:资深老党 员通过“微党课”的形式为年轻党员“传道”,而年轻党员也非常乐于通过这样的形式来 “取经”。13日,这样的“微党课”在南通市崇川区新城桥街道易家桥社区一对老党员夫 妻的家里进行。“老党员们讲述亲身经历,比书本上学习党史更深刻,更能激励年轻党 员的党性情怀。”易家桥社区党委书记黄郁琨说。
用心走起来,挖掘出了一份党性情怀
当日下午3点整,十来名年轻党员如约而至,他们围坐在一对夫妻党员身边听起这 一堂特别的党课来。这十来名年轻党员中,有来自该市部分高校的学生,有来自社区 的社工,也有来自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他们当中最小的20岁,最大的29岁。而为年轻 党员“传道”的是一对夫妻党员,他们分别是79岁的张新生和74岁的朱品芳,由于两 人的党龄加起来超过了 100年,因此被其所在社区的党员和群众誉为“资深”党员。
这是一个普通的居民家庭,张新生是退伍转业军人,在国营机床厂从事政工工作, 朱品芳是随军的军嫂,在国营纺织厂当起了技术骨干,他们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 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获得多项荣誉:一个在部队及地方都多次受到过嘉奖,一个在纺 织系统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如今早已过了古稀之年的他们依然几十年如一日永葆共 产党员先进性,用实际行动发挥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润物细无声中“传帮带”。
“在平凡的岗位上获得的荣誉一直在鞭策着我们继续前行,不仅是证明组织上对我们的 认可,更是留给子孙成为代代相传的优良家风。”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干部下基层'走帮服',老百姓打心眼地拥护。但基层最不欢迎的是形式主义的,走 帮服,,用群众的土话说,干部入户要做到,狗不叫、鸡不跳,。正是因为你们,狗不叫、 鸡不跳'的入户,我才愿意和你们敞露心声。”张老拉着崇川区商务局副局长周海群的 手,领着他看曾经的那一张张荣誉证书。
贡献做起来,受助
走帮服心得体会范文两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