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甘凤池真传易筋经.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甘凤池真传易筋经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一、易筋经总论
  (一)
  凡学者,初基有二:一曰清虚,一曰勇往。清虚无障,勇往无懈。不先辨此,进道无基。
  清虚谓何?洗髓是也。勇往为何?易筋是也。易者,变也;筋者,劲也。
  原夫人身髓骨以外,皮肉以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用非筋,无劲非筋,联络周身,通行血气,助益精神,提挈动用。试观:筋弛则痪,筋挛则痿,筋弱则懈,筋绝则亡;再观:筋壮者强,筋舒者长,筋劲者刚,筋和者康。此皆内赋也。于天,外感于病,或盛或衰,非由功,修不成诸壮;今以人功,变弱为强,变挛为长,变柔为刚,变衰为康,易之力也。

  然而,功有渐次,法有内外,气有运用,行有起止,以至药物器制,节候岁年,及夫饮食起居,征验始终。务宜先辨信心,次立恒心,奋勇往心,坚精进心,如法行持,日修不懈,无不成功也。
  (二)
  髓骨之外,皮肉之内,以至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无处非筋,亦无处非膜。
  膜较于筋,膜为稍软;膜较于肉,膜为稍劲;筋则分缕,半附骨肉;膜则周遍附着骨肉,与筋有分。其状如此。炼筋则易,炼膜则难。
  盖操练之功,以气为主。天地生物,气之所至,百骸生长;修炼气至,筋膜齐坚。然而,筋体虚,运气至,则起膜;体沉浊,气不倍,不能起发。炼至筋起之后,必宜倍加功夫力,务使周身膜皆腾起,与筋齐坚,外着于皮,并坚其内,始为气充,始为了当。否则,筋无助,譬犹植物无培于土,非曰全功。
  二、内壮论
  内与外对,壮与衰对。壮焉可歆也,外可略也。内壮言道,外壮言勇。道植圣基,勇仅俗务,隔霄壤矣。
  凡炼壮,其则有三。
  一曰:守中。
  此道炼法专于积气,下手之妙要于揉。其法详后。
  凡揉之时,解襟仰卧,手掌着皮,其一掌,下胸腹之间,即曰中。唯此“中”,乃存气之地,应须守之。须含眼光、凝耳韵、匀鼻息、缄舌气,四肢不动,一意冥心,存想中处,先后存忘,渐渐至于如如不动,是名曰守。斯曰合势。
  盖揉在于是,守在于是;则一身中精气与神,俱注于是,久久积之,是成功效。设或杂念纷纷,驰想世务,神气遂不凝注,虚所揉矣,无有是处。
  二曰:万勿它及。
  人身之中,情、神、血不能自主,悉从乎意,意行则行,意止则止。守中之时,一意掌下,是为合势。
  设或驰念一掌之外,又或驰念于各肢体,其所积精气与神,随散之于肢体,即或外壮,而非内壮矣。揉而不积,虚所揉矣,无有是处。
  三曰:待其充周。
  凡揉与守,所以积气,气既积矣,精神、气血,悉附之守。守之不驰,揉之且久,唯中蕴,而不旁溢。真积力久,自然充满周遍。即孟子所云:“至大至刚,塞乎天地之间者,自然为浩然之气也。”
 

甘凤池真传易筋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