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研讨会心得体会.doc中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
第二篇:
第三篇:
第四篇:
第五篇:历史
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
《2014年数学中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共进九年制学校 朱昶玮
2014年3月27日,我与本校闫涛老师一起前往汉滨初中参加了由汉滨区教研室组织的2014年中考研讨会,本次培训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我获益匪浅,通过与江北片区的数学老师交流和探讨,进一步把握了中考的考点,对试题命题的方向有了全新的认识,许多教学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启发解决。
研讨之前有幸聆听了汉滨初中的唐老师和汉滨高中的罗老师的复习课,深深地被他们的教学风采所吸引,才感觉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自己还有很多知识要学习。
之后的学校交流经验中,汉滨初中的郭主任和汉滨高中的李老师分别介绍了自己学校近几年中考对数学的复习策略,具体如下:汉滨初中在2014年中考中数学平均成绩名列全区第一,报考学生人数接近两千人,并且得到高分的学生非常多,郭主任谈到了以下几点:
1、成绩是反映学生能力高低的表现,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把握中考命题要点,明确复习方向,分析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注重近几年陕西中考的真题与副题,找出其命题思想;
3、三轮复习中,第一轮复习要回归课本,注重基础;第二轮复习用真题测试;第三轮复习选用明显具有陕西省命题特点的题进行训练,并培养解题习惯的养成;
4、选部分学生进行重点关注,手把手教学,突破压轴题。
汉滨高中在2014年中考中数学平均成绩名列全区第二,报考人
数有四百多人,高分人数比较少,但平均成绩非常高,李老师谈到了以下几点:
1、注重基础,不能丢课本,扎扎实实过完教材上每一道题;
2、尖子生让其自己做题,训练,中等生基本题型要自己会做;
3、教学生分析题,做完每一题后学会分析,反思,总结,制做
错题本;
4、中后等的学生按题得分。
最后,汉滨区教研室数学教研组长张组长做了总结发言,听了张老师关于中考备考经验介绍及复习策略研讨,不得不承认张老师的高瞻远瞩,分析的很具体、到位,对备考复习颇具指导意义。
一、命题的依据和思路、试卷的结构、试题特点
今年的中考数学试题本着“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在2014年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平稳中迸发出了许多亮点,试卷的整体感觉浓缩起来就是精、准、美、亮、新。给全省新课程的考试评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给全省的数学教学正确的导向。
(一)、命题的依据和思路
数学部分的命题严格依据《陕西省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中的数学学科要求,考试着重考查初中毕业生的学业水平,同时具有选拔性功能。
(二)、试卷的结构
2014年数学部分的试卷结构与2014年保持一致,充分发挥不同
类型化学试题的功能。
(三)、试题特点
1、依据《考试说明》,兼顾教材
试题命制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同时参照现行的我省使用教材,保证使用各个版本教材学生的公平性。试题的素材多来源于教材,但又区别于教材,充分体现出了教材的重要性,对指导教师的教学起到了显著的导向作用。
2、重点考查数学学科主干知识
试题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大领域所占分数的百分比与它们在数学教学中所占的课时的百分比大致相同。%,图形与几何约占,统计与概率约占15%。综合与实践将在前面三个领域的考查中渗透考查。
3、重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能力。
4、探究性试题向培养学生科学方法转变,试题继承了近两年的探究性开放性的特点,今年更进一步提升到重视对学生科学方法的考查。
二、明确复习阶段教师的工作重点
1、第一轮复习提倡以专题的形式。综合复习,构建知识网络。
2、精选习题,适度地训练。
3、突出重点,敢于取舍、善于取舍。
4、注重知识的归纳、整理。
5、重视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三、我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1、通过各位数学老师的复习经验交流,使我能掌握中考脉搏,把握中考方向,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复习;
2、教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
3、复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成绩好坏的关键所在,制定好有效可行的复习计划,避免盲目行动,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通过对各位数学老师的
中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