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五国分析.doc“金砖五国”探析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金砖五国”逆势上扬、蒸蒸H上、共同崛起,各自国际地位稳步提 升,整体实力与集体影响不断增强。五国占世界领土面积近30%,占世界人口的42%, 国内生产总值(GDP) 2010年约占世界总量的18%,贸易额占世界的15%o “金砖五国” 均有很高的“含金量”,中、俄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 中、印分别为世界第一与第二人口大国,俄、巴、南皆为资源大国。
海南峰会将使“金砖四国”正式扩大为“金砖五国”,南非作为新成员虽然经济规模尚小,但 却是非洲发展势头最好的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非洲众多国家。至此“金砖五国”的地 域范围涵盖了亚洲、欧洲、拉美与非洲,五国多属发展中国家,既是国际体系中方兴未艾 的新生力量,更代表着世界的未来与希望。
时代变了,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及其相互支持与战略协调,势将 改写近代以来西方大国为所欲为的国际关系史,“天翻地覆慨而慷”,“金砖五国”峰会具有 划时代的多重历史意义。
一是有助于国际经济格局多极化。从发展的眼光看,五国对世界经济将起到更加举足轻重 的作用,不论是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是GDP所占世界比重,都将不断增大。中、 印经济增长尤其被看好,其巨大市场正在由潜力转化为现实,经济总量不断赶超西方大国。 五国共同经济利益也日益拓展,从2001年到2010年五国间贸易年均增长28%,贸易与 投资飞速发展促使“南南合作”迈上新台阶。
二是有助于国际政治格局合理化。五国历史遭遇大多相似,中、印、巴、南都曾是西方列 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五国国情多数相近,中、俄、印都面临反分裂任务;五国更具有 共同的国际政治诉求,共同致力于维护国家主权、不干涉内政等国际关系准则。对于在利 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五国中就有四国投了弃权票;南非虽投下赞 成票,但事后也一再批评西方大国滥用该决议、对利过度使用武力。五国现同为安理会常 任或非常任理事国,开展政治合作正当其时,可在利比亚冲突与北非局势、日本核泄漏与 国际核能安全、非洲科特迪瓦内战等国际热点问题上加强协调。
三是有助于国际机制“进化”。“金砖五国”峰会本身就是多边机制的一大创新与创举,因其 属于非西方大国的自主联合,五国合作已形成多层次格局,具有开放、透明、包容特色。 金融危机之后国际机制加快新陈代谢,西方七国集团(G7)不再灵光,囊括新、老大国 的二十国集团(G20)异军突起,“清一色”由新兴大国组成的“金砖五国”脱颖而出。中、俄 同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印、巴、南力争成为安理会新的常任理事国,五国亦可就安理会 改革加强磋商、增加共识。
四是有助于全球治理公平化。包括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共同扩大国际经济话语权与国际制
度性权力,五国中的四国(中、印、巴、南)组成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基础四国”, 四国将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共同抵制西方大 国的无理要求。
五是有助于国际战略格局均衡化。金融危机以来,美、欧、日接连遭受天灾人祸的重大冲 击,经济下挫、政治内辽、前景低迷,西方大国长期把持的国际体系主导权被削弱,与此 形成强烈对比的则是非西方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世界力量对比由此出现重大转折,“东 西南北”的国际战略格局
金砖五国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