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章节测验
1【填空题】
从水分子结构来瞧,水分子中氧的 6 个价电子参与杂化,形成4个SP3 杂化轨道,有 近似四面体 的结构。
2【填空题】
在稀水溶液中,一些离子具有 净结构破坏 效应,此时溶液具有比纯水较好的流动性,而一些离子具有 净结构形成效应 效应,此时溶液具有比纯水较差的流动性。
3【填空题】
一般来说,结合水可根据被结合的牢固程度细分为 化合水 、 临近水 、 多层水
4【填空题】
一般来说,大多数食品的等温线呈 s 形,而水果等食品的等温线为 j 形。
5【填空题】
当蛋白质的非极性基团暴露在水中时,会促使疏水基团 缔合 或发生 疏水相互作用 ,引起 蛋白质折叠 ;若降低温度,会使疏水相互作用 变弱 ,而氢键 增强 。
6【填空题】
食品中aw与美拉德褐变的关系表现出 钟形曲线 形状。当aw值处于 0、3-0、7 区间时,大多数食品会发生美拉德反应;随着aw值增大,美拉德褐变 增到至最高点 ;继续增大aw,美拉德褐变 下降
7【判断题】
对食品稳定性影响最大的就是体相水。×
8【判断题】
离子及可形成氢键的中性基团可阻碍水在0℃时结冰。√
9【判断题】
水分含量相同的食品,其aw亦相同。×
10【判断题】
冷冻干燥比常温干燥对蔬菜质构的影响小。√
11【判断题】
马铃薯淀粉在不同温度下的水分解吸等温线就是相同的。×
12【判断题】
真实单层等同于BET单层。×
13【判断题】
水分含量相同的食品,其aw亦相同。X
14【判断题】
如果水分活度aw高于0、3时,酶促反应速度增加。√
15【判断题】
食品中水分含量高低影响食品的质构特征。√
16【判断题】
水分子间存在很大的引力可以由水分子具有在三维空间内形成许多氢键的能力来解释。✔
17【判断题】
笼状水合物中的“主人”物质就是小疏水分子,“客人”物质就是水。×
18【判断题】
水一离子键的强度大于水一水氢键的强度,但低于共价键的强度。√
19【判断题】
当组织化食品被切割或剁碎时,物理截留水不会流出。√
20【判断题】
水分活度越低,脂类的氧化(非酶)速度越低。√
21【判断题】
离子、有机分子的离子基团、极性基团在阻碍水分子流动的程度上没有差异。×
22【简答题】
简述食品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性质区别?
食品中的水分有着多种存在状态,一般可将食品中的水分分为自由水(或称游离水、体相水)与结合水(或称束缚水、固定水)。其中,结合水又可根据被结合的牢固程度,可细分为化合水、邻近水、多层水;自由水可根据这部分水在食品中的物理作用方式也可细分为滞化水、毛细管水、自由流动水。但强调的就是上述对食品中的水分划分只就是相对的。
23【简答题】
水-溶质相互作用包括哪几种类型?各举一个实例。
24【简答题】
比较冰点以上与冰点以下温度的aw差异。
在比较冰点以上与冰点以下温度的αW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⑴在冰点温度以上,αW就是样品成分与温度的函数,成分就是影响αW的主要因素。但在冰点温度以下时,αW与样品的成分无关,只取决于温度,也就就是说在有冰相存在时,αW不受体系中所含溶质种类与比例的影响,因此不能根据αW值来准确地预测在冰点以下温度时的体系中溶质的种类及其含量对体系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所以,在低于冰点温度时用αW值作为食品体系中可能发生的物理化学与生理变化的指标,远不如在高于冰点温度时更有应用价值;
⑵食品冰点温度以上与冰点温度以下时的αW值的大小对食品稳定性的影响就是不同的;
⑶低于食品冰点温度时的αW不能用来预测冰点温度以上的同一种食品的αW。
25【简答题】
水分吸着等温线的滞后现象有什么实际意义?
■将鸡肉与猪肉的aw,调节至0、75-0、84范围,如果用解吸的方法,那么试样中脂肪氧化的速度要高于用回吸的方法-解吸样品具有较高的水分含量-基质的肿胀也使催化部位更充分地暴露-氧的扩散系数也较高■用解吸方法制备试样时,要达到较低的水分a,(与用回吸方法制备的试样相比)才能抑制一些微生物的生长
26【简答题】
什么就是疏水相互作用,蛋白质的疏水相互作用对于蛋白质空间结构有何影响?
当两个分离的非极性基团存在时,不相容的水环境会促使它们缔合,从而减小了水-非极性界面,这就是一个热力学上有利的过程(△G<0)此过程就是疏水水合的部分逆转,被称为“疏水相互作用";疏水相互作用提供了使蛋白质折叠的一个重要的驱动力,导致使许多疏水残基处在蛋白质分子的内部。疏水相互作用在维持大多数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中起着首要的作用。
27【名词解释】
Boun
食品化学题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