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IUC-821电容器间隔智能单元
技术说明书
(Version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XJ ELECTRIC CO.,LTD.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Ver )
本版本说明书适用于BIUT-821/R1
序。许继电气股份公司保留对本说明书进行修改的权
利,当产品与说明书不符时,请以实际产品为准。
前 言
1. 关于智能变电站
传统变电站面临诸如常规互感器的动态量测范围存在局限性、缺乏统一的信息模型和信息交换模型而使电网信息共享难以实现、智能设备之间缺乏互操作、大量二次电缆对可靠性的不利影响等问题。
随着新型光电互感器技术的成熟、光通信技术和以太网智能交换技术的发展,以及IEC61850系列国际标准的颁布实施,为解决以上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为智能变电站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智能变电站是变电站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许继符合IEC61850标准体系的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应运而生的。IEC61850标准体系给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主要体现在建模的标准化,支持网络通信方式实现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互操作等。需求的推动和技术的发展使变电站向着全数字化的方向发展,符合IEC61850的全智能变电站是发展的潮流。
许继的智能变电站产品基于成熟的软、硬件平台,信息模型和信息交换模型完全遵循IEC 61850的规范,支持互操作,其突出的特点如下:(1)数据采集数字化,采用非常规互感器提高了动态量测水平和测量精度,降低了绝缘要求,在高压系统采用节约成本效用明显;(2)一次设备智能化,IEC61850把变电站分为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过程层的智能接口可以看作是一次设备的延伸和在二次系统中的映射,便于实施精确跳合闸控制和开展设备的状态检修;(3)二次设备网络化,大量的控制电缆被数字通信网络取代,装置冗余被信息冗余取代,降低了工程造价,提高了可靠性;(4)系统建模标准化,统一的信息模型和信息交换模型解决了互操作问题,实现了信息共享,简化了系统维护、工程配置和工程实施。
与传统相比智能变电站技术给间隔层设备带来哪些影响呢?
间隔层设备的功能模块按照IEC 61850标准进行建模,常规的功能装置变成了逻辑的功能模块,不再出现功能重复的I/O接口;间隔层设备具备符合IEC 61850的过程层接口和站控层接口,通过高速以太网进行信息交互,实现信息共享;统一的信息模型和信息交换模型使得设备间满足互操作性;在支持互操作性的基础上,自动化功能可以在间隔层设备自由分布。
IEC61850标准的实施、新型光电互感器的应用以及智能断路器技术的成熟将逐步推进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将进入全面数字化的新时代。
2. 产品应用范围
BIUC-821电容器间隔智能单元实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含小电阻接地)或不接地中低压系统中装设的并联电容器的保护和测控功能,主要用于智能变电站10kV电压等级的并联电容器的保护和测控。
3. 产品特点
* 逻辑开发可视化
保护功能实现可视化逻辑编程,保护源代码完全由软件机器人自动生成,正确率达到100%,杜绝了人为原因产生软件Bug。所有的保护逻辑由基本的元件和组件组成。
* 事故分析透明化
通过分层、模块化、元件化的设计,装置内部实现了元件级、模块级、总线级三级监视点,可以监视装置内部任一个点的数据,发生事故后通过透明化事故分析工具,可以对故障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
故障波形回放:
* 工程应用柔性化
采用功能自描述和数据自描述技术,实现了内容可以通过描述文件以不同的形式重组,功能可以通过配置文件形式重构,解决了不同用户差异化需求和软件版本集中管理的矛盾。
* 人机界面人性化
XJ-GUI和现场调试向导的成功应用,降低了现场维护和运行人员的工作强度,使运行维护工作变得轻松。
* 借助XJ-GUI界面设计工具,实现操作界面的灵活定制及人性化设计;
* 主接线图及丰富的实时数据显示
biuc-821技术说明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