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标准预防与血源性传染病职业防护.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标准预防与血源性传染病职业防护
1
.
标准预防的概念
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病人使用的一种预防,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液)均视为有传染性,在接触上述物质、粘膜与非完整皮肤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既要防止血液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既要防止病人将疾病传播给医务人员,又要防止医务人员将疾病传播给病人,强调双向防护。
2
.
标准预防的核心内容
1、所有的病人均被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病人,即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
3、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病人。
3
.
标准预防的具体方法与措施
标准预防适用于所有病人的诊断、治疗、护理等操作的全过程,当医务人员每一次进行可能导致污染物的接触时,必须戴手套,有可能污染其他部位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标准预防的措施主要包括:
4
.
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
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
4、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5、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6、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5
.
标准预防的具体方法与措施
手卫生
戴手套
正确使用口罩、防护镜和面罩
适时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
污染的医疗仪器或物品的处理
急救埸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吸复苏袋或其他通气装置以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医疗废物应按国家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
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具的消毒
摘自卫生部《医疗机构隔离预防技术指南》征求意见
6
.
常见血源性传染病流行现状
 血源性职业暴露与危险因素
 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处置与监测
 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防护对策
7
.
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定义
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血源性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黏膜或破损的皮肤或被含有病原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或引发某种疾病潜在危险的情况。
8
.
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源:◆各型 乙型肝患者(急性、慢性)病毒携带者。
急性乙肝患者是重要传染源,从发病前数周至整急期内均有传染。
潜伏期较长(约45~160日,平均60~90日)
9
.
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
血 液 —输血和血制品、注射、手术、采血、拔牙、内镜检查、针刺、纹身、扎耳环孔和意外锐器伤。
母婴传播 ——患急性乙肝和携带HBsAg的母亲可将HBV传染给新生儿。据统计人群中40%-50%HBsAg携带者是由母婴传播所致。 
性 接 触 —— 精液、阴道分泌物。
密切接触 —— 共用牙刷、洗澡刷、剃须刀等。
10
.

标准预防与血源性传染病职业防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336 KB
  • 时间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