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洪河农场
<a rel='nofollow' onclick="();return false;"
href="#">
摘 要:北大荒之歌是这么唱的:美丽北大荒,晒外鱼米乡。过去荒无人烟的北大荒,如今旧貌换新颜,不仅有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同时也矗立着一个个现代化的小城镇:洪河农场就是其中的一个,也是特别的一个。洪河农场是我国第一个国有现代化农场,始建于1980年,是我国以补偿贸易形式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化大型国有农垦企业。洪河农场处在同江、抚远、饶河三大边境口岸的交汇点,佳木斯至抚远公路横贯其中,距前进火车站30公里。全场总控制面积98万亩,其中包括64万亩的耕地、32万亩的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场有9个农业管理区。农场以种植业(水稻、大豆种植)为主,同时保持畜牧、林业、外经贸、第三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格局。在上级领导关怀,在农场领导领导以及洪河人的努力下,几十年来,洪河农场一直以“农业现代化”、“垦区工业化”、“农场城镇化”为发展原则,加快建设步伐,为农场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黑龙江;农场;观光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0-0358-01
那洪河有哪些地方值得驻足、观光呢:
一、洪河农场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建立于1984年,1996年11月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21835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及珍稀水禽。保护区北部和西部为浓江,东北部为瓦其卡河,南部为别拉洪河和好三环泡,沃绿兰河纵贯全保护区,最后注入浓江。一般中、小河流多无明显河槽,蜿蜒盘旋在广阔的河漫滩地上,成为典型的沼泽性河流,形成泡沼星罗棋布的大面积沼泽化草甸。保护区内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植物有600多种,植被类型有沼泽植物被、草甸植被、森林植被。沼泽植被占保护区面积的50%,广泛分布在各类低洼地和河漫滩,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三级的有黄檗、水曲柳、核桃楸等。野生动物有150多种,其中鸟类有80多种,哺乳类有23种。鸟类中夏候鸟52种,占总数的65%;冬候鸟4种,占总数的5%;留鸟24种,占总数的30%。繁殖鸟中有许多为水禽,也是鸭雁、鹤的重要繁殖地和迁徙驿站。常见鸟类有白尾鹞、鹊鹞、白头鹞、鹌鹑、灰鹤、小田鸡、凤头麦鸡、细嘴鸥、燕鸥、大杜鹃、红尾伯劳等。经济哺乳类有狼、狐、貂、伶鼬、野猪、狍。此外在沼泽江水中还有大马哈鱼、哲罗鱼、细鳞鱼、江鳕等北方鱼类。其中国家保护动物一级有丹顶鹤、白鹳、中华秋沙鸭、细嘴松鸡、梅花鹿;二级有大天鹅、黑琴鸡、黑熊、马鹿、驼鹿、猞猁、水獭、雪兔等。
二、环境优美的城镇建设及独有的洪河文化
建场初期,农场的开发建设者们以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标准管理的原则设计建设小城镇。近年来,农场党委加大了新农
黑龙江省洪河农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