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宿缘随笔散文范文.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宿缘随笔散文范文
没事说点故事你听,就像六年前,我穿了那件卡其风衣背对着
玻璃门外一楣温煦的日光, 手托下巴,听对面阴影里坐着的小姑说故
事给我听一样,说格尔木的女子,说昆仑山的玉石 ....... 声音细缓
悠闲,无所谓开始,也没有一定要到达的终点,我适时地起身续添茶水,这样坐着的时光、 故事和茶霭就像漫然流动着的山岚一样缓慢起来,当室内渐暗,背后渐凉,方知日光已下到山的那一边,散去,隔一二天再如斯。
小姑的近邻里有一位年龄与我相仿的格尔木女子,两个人亦邻
亦友,加上女人的天性,自然无话不谈,挖掘到树根实在是必然的事。
女子的父亲本是湖南人士, 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正是知青上山下乡支
援边疆建设的当口, 他随建设兵团来到青海, 然后就在格尔木落地生
根,当开始返乡时,他已是绿树成荫子满枝,只能站在巍巍昆仑山,
翘首眺望那遥远的熟稔的南方家山, 空留几分惆怅于高原雪域, 不难
想象那般情景,如看过的电视《在那遥远的地方》中一群坚守在昆仑
山上的边防军一样,造化予赋人情愫,固然就断不了思念。
到了八十年代,我们本地常有一些建筑装修工去外地打工,其
中就有去青海格尔木的, 相逢何必曾相识?尽管湖南与江苏隔了 1 千
多公里,但这位父亲就觉得都是南方来的乡亲,聊南方的生活、习惯
与俗世,越聊越亲切,乡愁总算有了几许依托,可他怎会觉察身边有
颗细腻的心思正悄然萌生?江南的小石桥, 满眼流来流去的流水, 烟
雨朦胧里的黛瓦粉墙的人家, 还有那晾衣竹竿上的花布衣, 连窗台前
的阳光也是恬淡温婉的, 对于一个看惯高原粗犷的风沙冰雪, 明艳的阳光灼晒,澄澈的蓝天白云的女子, 竟对清婉的江南莫名生出一种互补式强烈吸引, 加上江南小伙子的几番巧言妙语, 十八岁的姑娘就真动了痴心,就像西王母在昆仑山瑶池边遇见逍遥的周穆公一样, 动了凡心,不过,西王母也许太矜持太尊贵,周穆公呢,也可能太念国易忘情,总之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最终消逝的无影无踪,神话嘛,喜欢编出仙俗两界欲爱不成,欲罢又不能的痴缠来。而这位
十八岁的格尔木少女大概天生就有高原女子的坚贞, 不顾家人的反对,或棍棒侍候,或软禁小屋,趁某个月黑风高夜,偷偷与心仪的男子乘上南来的列车,女子说: “从上车的那一刻起,就义无反顾了”当坐
了数天数夜的列车再辗转大客车时,女子哭了: “这一走,离家有十万八千里了,那个家是回不去了, 等于为这个男人抛弃了家乡抛弃了父母姐妹抛弃了既有的生活习惯”不过,年轻时,也只有年轻时,为爱飞蛾扑火一回,想想也畅快淋漓的,免得落下自怨自艾的叹息。
历经千回百转,格尔木女子总算来到江南的埂上,呼吸着湿漉漉的空气,掬起一捧清凉的溪水,婉约的风撩起稀疏的刘海,一股清灵已涓涓流入心田,来到家中,未来得及放下肩上的背包,屋里已挤满了看热闹的人,两间旧屋,四五个弟兄,哪像巧舌说得那么好呢?从海市蜃楼一下跌回现实,连湿漉漉的空气也变得哽塞起来,还好,爱没减,手艺也在,贫穷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夫妻二人几年的努力打拼,倒也楼台高筑,车辆驰骋,生活富足,让人艳羡的是,二

宿缘随笔散文范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l201702
  • 文件大小67 KB
  • 时间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