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追求真、善、美的教学.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追求真、善、美的教学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追求真、善、美的体验,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环境和意志品质,形成主动学习的学习机制。缺失真善美,教学就失去了真实性、艺术性和真诚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真善美
  课题:南京晓庄学院校级课题: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2015NXY44)阶段性成果。
  一、现象
  现象一:弱化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在讲授“完全平方公式”时,先设置问题情境,然后探索研究,归纳总结,再到应用与拓展,层次分明,教师在探索出(a+b)2=a2+2ab+b2与(a-b)2=a2-2ab+b2时,根据他多年的教学经验,立即向学生指出不能将以上公式写成“(a+b)2=a2+b2与(a-b)2=a2-b2”,并在接下来例题讲解、练习巩固等各环节中一直强调这一点,教师的口气及其态度已不再是强调这个易错之处了,更贴切的说是“告诫”了,不过这样的“警告”,学生“服气”吗,这样的教学是成功的吗?如果教师对这样的易错之处让学生在运用公式时自己暴露出来,再来分析原因,这样处理如何呢?如果让大家讨论当a,b在什么条件下
“(a+b)2=a2+b2或(a-b)2=a2-b2”成立,结果会如何?
  现象二:将现象为本质
  在讲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1]时,教师根据教材的陈述,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图象上点P的坐标x=4,y=5是方程y=2x-3的解吗?”以及“以方程y=2x-3的解x=2,y=1分别为横坐标和纵坐标的点在图象上吗?”,接着让一两个学生回答“是”还是“不是”,然后就给出教材上的一段话:事实上,以二元一次方程2x-y-3=0的解为坐标的点所组成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完全相同”。只通过以上一个点和一个解的研究,能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吗?只通过一两个学生的回答,就能代表其他同学的观点吗?这样的课堂教学虽然完成了教材上陈述的内容,但算得上是一节合格的课吗?如果让学生再找一些点或写出几个方程的解来验证一下如何?如果让更多的学生来发表观点,这将又如何呢?
  现象三:忽视学生情感方面的评价.
  有的教师为课堂上个别学生的精彩发现叫好,而对错误的发现与结论感到沮丧,其实在学生的成长的过程中,更需要教师的呵护,更需要在坎坷中的激励,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上,不仅要重视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方面的评价,还不可忽视学生情感方面的评价。如果允许他们犯错误,鼓励他们敢于质疑,将有更多机会见到雨后的彩虹。
  二、反思
  1.“真”的缺席,教学会失去科学性
  学生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由于我们对学生的认知状况以及心理特点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使得课堂尽走“阳光大道”,少了许多风风雨雨,在这之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仿佛失去教师这个向导,他们就会迷失道路。事实上,这样的课堂教学会失去数学本身的科学性,例如,定理、法则的发现,如不从许多具体的情况做些尝试,怎能归纳抽象到一般情形呢;对不同的图形或实例不做比较那有发现呢;经历了猜想还需要进一步验证,这才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许多结论只有具备了前提条件才能成立,等等这一切只有在真实的研究过程中才能感悟并领会到。
  ,教学会失去艺术性
  数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美的世

追求真、善、美的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21-03-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