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输血温差导致空气栓塞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输血温差导致空气栓塞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摘要】 目的 探讨输血温差导致空气栓塞的临床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 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手术大抢救且需大量输血患者为观察组;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手术治疗且输血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未注重输血温差对患者的影响, 观察组针对临床上输血温差而导致的空气栓塞问题, 使用输血加温仪、恒温箱等方法减少输血温差, 以保证输血安全。比较两组患者出现空气栓塞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出现了轻微空气栓塞情况, 经及时处理均无生命危险, 观察组患者无一例出现空气栓塞,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 输血温差是输血过程中的一个风险因素, 降低输血温差可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 手术大抢救;输血温差;空气栓塞
  DOI:.11-5547/
  输血是临床上尤其是大抢救手术中的一种有效的补救措施, 但并不是绝对安全有效的。因为血液制品的储存要求高, 需要在低温保存, 但手术尤其是紧急大抢救时, 分秒必争, 医护人员给患者输血时往往忽略了血液储存温度与输血管壁外加温仪温度的差异, 从而导致了输血时输血管壁上出现了小气泡[1]。这些外源的空气栓子可随着血液速度(加压输血)经输血管进入到患者的血液循环, 引起其肺、肾、脑等重要器官动脉栓塞, 血流中断, 组织供血不足等, 临床上称之为空气栓塞。因温差所致气泡生成, 若不及时发现并处理, 可致患者出现轻中重不同程度的空气栓塞, 可导致严重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输血时, 医护人员应当尽量缩小输血温差, 为输血安全提供保障。本院自2013年采取血液恒温箱等措施以来, 取得了一定成效,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手术大抢救且需大量输血的患者为观察组, 男77例, 女43例;年龄12~39岁;血型分布:A型23例, B型34例, AB型11例, O型52例。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手术治疗且输血患者为对照组, 男73例, 女47例;年龄13~39岁;血型分布:A型24例, B型36例, AB型16例, O型44例。两组患者均知情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输血期间除了血液温度控制外, 其余输血措施均一致。对照组患者在输血过程中未十分注重输血温差;观察组患者在输血过程中, 在手术时间允许情况下, 血液出血库后至输血期间使用恒温水浴箱加温并运输、储藏血液直至血液被使用;在输血期间使用输血恒温仪给患者输血, 以保证输入患者体内的血液与其体温的温差<2
℃。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逼、唇绀、肺栓塞、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症状, 随后患者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出现意识障碍、多次全身抽搐, CT检查结果为肺水肿、胸腔积液、右侧颞及顶叶缺血性脑梗死等为空气栓塞。空气栓塞的抢救方法:调整患者体位为头低足高左侧卧位, 高流量吸氧, 给药改善微循环、水肿、强心利尿扩血管, 再进行血液灌

输血温差导致空气栓塞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