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有何优势内容摘要: 建设低碳城市是解决当前气候变化问题的紧迫需要, 是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当前乃至未来城市发展的路径选择。建设低碳生态城, 不仅是城市提升自身层次, 应对能源危机、化解环境风险的有效手段, 也是大势所趋, 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日趋恶化, 以及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持续的大背景下。本文从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出发, 阐述目前我国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优势, 以及对今后建设低碳生态城的建议。关键词:低碳生态城市优势我国低碳生态城建设初探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发展中的具体运行机理, 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态化发展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延伸及落实。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 即以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的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城、人、自然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就是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居住适宜、运行安全、经济健康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的城市, 有效促进城市在生产、流通、消费、生态保护等领域可持续发展, 是协调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重要发展模式。低碳生态城市涵盖的范围较低碳城市的概念范围宽泛, 生态城市不仅仅考虑碳的减排, 还考虑废水、废气、废物对城市环境甚至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是引导未来城市发展理念,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低碳城市发展后的城市发展目标。低碳生态城市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节能环保型城市, 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的新模式,也是我国当前正在积极推进的好模式。加速低碳城市化的关键要素之一,是要大力开发利用低碳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量,实现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这种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多种手段尽量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目的。在谈低碳城市之前应该谈低碳经济, 因为低碳城市源自低碳经济模式, 而低碳生活则是低碳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低碳经济是经济基础, 低碳城市是上层建筑。我们国家要推进低碳城市化就应该向建立低碳能源体系与低碳产业体系的方向努力, 就应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绿色能源)代替传统能源(化石能源)。一、资源优势: 1 、可再生能源资源优势: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 因此各类可再生能源资源在我国均有分布且资源量巨大,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资源条件。风能: 20 世纪 70 年代末, 中国气象局首次对我国风能资源做出总体计算和区划, 此后又做了数次全国性的普查。随着我国风电市场的扩大, 有关风能资源评价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最新评估结果显示, 我国 70m 高度陆上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达到 亿 kW, 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三北”地区风能资源量占全国 90% 以上。在近海 100m 高度内, 水深在 5-25m 范围内的风电技术可开发量可以达到约 亿 kW, 水深在 25-50m 范围内的风电技术可开发量可以达到约 亿 kW 。风电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其中以台湾海峡的风能资源最为丰富。太阳能: 我国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全国 2/3 以上均每年辐射到我国国土面
我国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有何优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