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九章农业资源区划与评价.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测验
什么是生物质能源?
我国水资源总量是多少?人均多少?
我国农药产量?据世界位置?剧毒农药有哪些?
部门农业区划的原则?
我国植物物种资源如何?
第九章农业资源区划与评价
第九章 农业资源区划、评价和开发

第一节 农业资源区划
第二节 农业资源评价
第三节 农业资源的区域开发
第九章农业资源区划与评价
一、农业资源区划概念与类型
1、农业资源区划的概念:
从整体观点出发,根据农业自然资源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将特定的空间划分成不同功能的资源单元。
目的:认识区域内部的资源特征与规律,合理利用区域自然条件,安排农业生产。

意义(重要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与管理工作的基础。
第一节 农业资源区划
第九章农业资源区划与评价
2、农业资源区划的类型

(1) 综合农业区划:多部门的综合区划

(2)部门农业区划:
按自然资源要素分为:
土地资源区划 气候资源区划
水资源区划 生物资源区划;
按照资源的产业特征分为:
种植业资源区划 林业资源区划
畜牧业资源区划 渔业资源区划;
第九章农业资源区划与评价
二、农业资源区划原则与指标体系
1、综合农业资源区划的原则
1)综合性原则
各种农业自然资源要素综合分析,区分其差异性和一致性。
2)主导因素原则
优先考虑主导要素的作用,参考次要要素
第九章农业资源区划与评价
3)发生学原则
考虑自然综合体成因及形成过程。如土壤区划、植被区划等。
4)相似性与差异性原则
同一自然区域内部自然资源要素应相对一致,不同区域应有明显的差异。这样有利于分别开来。
第九章农业资源区划与评价
5)地域完整性原则
分区时,同一区的自然综合体的地域应据有完整性,并注意不出现地域重复现象。
6)生产性原则
目的是为了生产。找出对农业生产有利和不利的各项要素,进行合理利用和改造。
7)分区体系一致性原则
各级分区的标准应尽量一致
第九章农业资源区划与评价
2、部门农业资源区划的分区原则:
发生学原则
相似性与差异性原则
地域完整性原则
生产性原则
部门特点及与农业生产相结合
第九章农业资源区划与评价
农业气候区划:考虑气候要素的地带性分布规律,从农业生产稳定性出发,选用关键气候要素或选用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气候要素的均值作区域界线。
第九章农业资源区划与评价
农业土壤区划:考虑土壤的地带性及非地带性规律,以及自然土壤与农业土壤之间的依存关系。
第九章农业资源区划与评价

第九章农业资源区划与评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OPIO
  • 文件大小2.47 MB
  • 时间2021-03-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