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圣”诸葛亮智圣诸葛亮
诸葛亮公元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全部今山东临沂沂南人,是举世公认的谋略家,其治国、治军的谋略不但当初起了主要作用,而且是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遗产。一部三国演义,更是让诸葛亮和她的智慧、谋略妇孺皆知、代代相传。
诸葛亮未出茅庐,便自比管仲、乐毅,她饱读诗书、志在邦国。刘备三顾她于茅庐时,她作隆中对,纵论天下大势,在具体分析了自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以来天下态势以后,为刘备制订了先据有荆、益二州,联吴抗曹,最终夺取中原的战略和“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以巩固政权的详细策略。
诸葛亮善于把握总体形势,胸有全局,能够掌握宏观决议的主动权,制订切合实际的详细策略,并矢志不渝地一步一步实现它,是高瞻远瞩的战略家典范。这是“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的荆州牧刘表、“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的益州牧刘璋及“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的孙权全部无法相比的。
千百年来诸葛亮被人称道的莫过于举贤任能的用人之道。她把识别、选拔、任用有用之才作为治国、治军的要务。在出师表中她劝诫后主刘禅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因此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今后汉因此倾覆也。”
提拔蒋琬和姜维就是一例。蒋琬本是荆州一个誊录文书的小吏,诸葛亮经过长久观察,认为她是一个可担大任的人,即提拔她到府中任从军。临终前向刘禅提议让蒋琬作了她的接班人,主理朝政;姜维归降时只是一个27岁的青年军官,诸葛亮见她有胆有识,很会用兵,就提拔她为奉义将军。这一文一武在诸葛亮逝世后专心报国,使蜀汉政权维持了29年。
至于诸葛亮“失街亭、斩马谡”虽有过失,但仍然瑕不掩玉。或从另一侧面来看马谡事件,我们会更佩服诸葛亮赏罚分明的治军策略。
马谡是刘备、诸葛亮自荆州就器重的重臣名将。第一次北伐时,让她为前锋督军,但她违反军令调度,造成街亭失守,使第一次北伐功败垂成。诸葛亮依法将其斩首示众,同时以自己用人不妥,负有领导责任,上疏“自贬三等”。而裨将王平事先劝诫马谡,街亭失守后能收容士卒,抗击曹军,安然撤回部队,立了功劳,诸葛亮上表破格提她为讨寇将军。诸葛亮这一整套赏罚谋略的应用,对巩固蜀国政权,取得南征北战的胜利起了十分主要的作用。
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另一表现就是“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威得其要云⋯⋯”引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就是说:诸葛亮生性爱动脑子,好产生新奇的想法,她改善了能够连发数箭的连弩,创造了木牛、流马这种轻便的运输工具,推测研讨古人的排兵布阵之法,做成独具特色的八阵图。
“天下三分,益州疲弊”。蜀国是在三国中面积最小、人口最少、实力最差的国家,诸葛亮要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全部”的理想,靠真刀真枪硬碰硬,显然不是对手。于是她独辟蹊径,充足发挥自己智力过人的优势,改善创造武器和工具,发明新的阵法,这就确保了她五次北伐虽无大胜却也无大败,成功地利用了“以攻为守”的策略,巩固了蜀汉政权。
“The Sage of Wisdom” Zhuge Liang
Zhuge Liang (181-234), stylized Kong Ming, was born in present-day
2021年“智圣”诸葛亮智圣诸葛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