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2001年以来文学批评研究综览.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2001年以来文学批评研究综览
2021年以来,学者们对于文学批评的研究,展现出多样丰富并不停走向深入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丰硕的结果。这其中现有对文学批评历史的总结,也有对当下的文学批评的探讨,现有对“网络批评”、“媒体批评”、“学院批评”、“文化批评”、“酷评”等批评式样的详细分析,也有对文学批评的通常性问题,如批评的规范标准、标准、批评家的修养、文学批评的命运等问题的深入研究。
  一、有关网络批评
  南方文坛2021年第3期崔红楠穿过我的网络你的手提到了“网络批评”。崔关键由自己的上网经验描述了网络批评的自由和驳杂。2021年6月北京市文联研究部在天津举行“网络批评、媒体批评和主流批评研讨会”,在这次会上提出了网络批评、媒体批评和主流批评学院批评三分天下的见解,网络批评的概念正式提了出来并从媒体批评中分离出来。周林妹在浅议网络批评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一文中认为:网络批评是一个新的批评方法,是一个在互联网上展开的“在线批评”或“即时批评”,它使文学批评活动实现了自由,使文学批评活动趋向大众化和传媒化。网络批评是一柄“双刃剑”,高度的自由使网络批评出现了很多文化语言的垃圾,因为大众化的趋向,批评水平出现参差不齐,传媒化的同时又有可能出现批评的商品化的趋向。
  对于网络批评所造成的文化垃圾,漫议“拍砖”――兼谈网络文学批评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描述:总有不少的“拍砖者”,凭借网络“你不知道我是个人还是只狗”的隐蔽便利,戴着墨镜,粘着小胡子,在月黑风高天,幽灵般地流窜在目标出没的地段,恶毒地刷着大字报。
  对于网络批评太过自由的问题,刘俐俐、李玉平提出了要建立网络文学的批评标准和批评标准的主张。在网络文学对文学批评理论的挑战兰州大学学报2021年第5期一文中,她们从详细个案出发,概括出网络文学的爱好、功效和个人化特征,然后探讨了和网络批评标准相关的多个问题:1. 批评标准经过取决于网络文学的功效;2. 确立批评标准时要注意到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血肉相连的关系;3. 网络批评标准和传统文学批评标准有一个同构关系;4. 超文本网络文学对文学理论及批评标准带来挑战。文章即使没有提出详细的批评标准,但在理论上起了一定的先导作用,尤其是文章对超文本、超媒体带来的挑战的分析,对于网络批评标准确实立含有很好的启示意义和借鉴意义。
  2021年11月6日,名为“燕山飘雪”的作者写了网络文学批评的特点一文,值得关注。文章认为网络文学批评有以下多个特点:1. 从批评对象来看,改变了单打一的局面,批评者轻易陷入重围;2. 从欣赏习惯来看,网络文学是即时创作即时批评;3. 从内容上看,网络批评的内容多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4. 从批评标准来看,“点击率高就是好作品”,点击率替代了传统的批评标准;5. 从形式和方法上看,形式自由,长短不限,有的只是嘘寒问暖,批评变得可有可无。文章最终说,网络批评出现了新的局面,首先,网络文学需要理论指导,其次,批评家又不愿意去网络开展批评,使文学创作自生自灭。作者呼吁“应该加强批评,用批评引导创作走上康庄大道。”
  无疑,对于网络批评的研究着力最多、钻研最勤、最有结果的是谭德晶。在批评的狂欢――网络批评“广场”辨析一文中,作者第一次将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利用到网络批评这种“前所未有、空前强大”的狂欢现象。文章第一部分“超级的网络批评广场”分析了网络批评所含有的“广场特征”:1. 万众齐聚的超大空间及大家狂欢的共时特征;2. 网络批评提供了真正广场一样的自由和平等;3. 从时间上看,文学上的部分大事组成了网络批评的“庆典”。第二部分描述了批评“狂欢”的表现形式:总的形式是存在巨大的数量和千奇百怪的运动,详细形式难以言举,作者试分为三大类――笑谑,语言的“下身化”,极端夸张、狂妄的表现形式。谭德晶对网络批评的狂欢“广场”性质的分析及表现形式的描述,达成了一定的理论高度和学理深度,而且文中引用的部分例子很经典,给人以深刻印象。
  谭德晶在另一篇文章“在线性”对网络批评形式的影响里继续了自己对网络批评形式的研究。该文首先分析了“在线性”对批评形式的影响:“在线性”意味着批评者和读者直接在场,因此批评应该愈加生活化、更随意、更短小、更醒目、更新奇。接着,谈了网络批评的通常形式和特殊技巧原因,前者关键表现为特定的长度和“生活化”的形式口语化的语言、对话式的叙述、自由松散的结构,后者关键有网络标题的选择、开头的设计及增加兴奋点的奇招异术。作者逻辑严密而又描述出色,使人对网络批评的形式有较深认识,相信有或没有网络批评写作经验的人全部会受益匪浅。
  在谭德晶的“冒犯”和“躲避”――网络文学批评主体的精神向度分析一文里,作者不再研究形式,而从批评主体的精

2021年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2001年以来文学批评研究综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百遍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