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世界遗产公约>> 和世界遗产深圳市翠园中学孙曙光前言----- 人类文明行为的调整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和地区大自然地理资源造化的优势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氛围,是不可现再生的珍贵财富,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与地区今后持续发展得天独厚的生态、人文资源与无可比拟的优势。时光荏苒,岁月不逝,我们已迈入现代化的文明里程,而母体生态世界的保护和民族自尊基因的呼唤,使我们必须对世界遗产的青睐与迫在眉睫的保护工程重视起来。作为自然遗产,大自然的馈赠并不慷慨,地球演进中的雕刻,多姿多彩的神工天物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协调相融的产物。保护这些自然遗产,是一项造福后代荫及子孙的伟业。作为文化遗产,尽管今天我们已享受到高度现代物质文明的福益,但人类还在不断回到风尘中的历史遗迹中去寻找自己的“根系”与“血脉”,去矫正人类社会浮躁与功利的不良倾向,去汲取民族传统的滋润营养。保护它们,这正是自古至今人类始终高奏的天人合一的主旋律。鉴于严峻生态现实, 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年久腐变已是不争事实,一方面变化中的社会与经济条件使遗产保护工程受损,使全球遗产有枯竭有害影响。有些会员国又不具备自身的经济、科技与技术力量抢救濒临险境的资源。另一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城乡现代化的变换,使得传统民俗民间文化面临湮灭之灾。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国际法公约来维护、增进与传播保护世界遗产法规,有责任通过集体性的援助和监督来保护人类共同拥有的世界遗产,成为弱势国家保护力量的补充。 1972 年巴黎教科文组织第 17 届会议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一.<世界遗产公约> 世界遗产委员会依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每年一次对世界各国申报项目进行审批,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ICOMOS ) 和世界保护联盟( )组织专家鉴定评审。世界遗产委员会有四项任务: (1)挑选项目录《名录》并写出评估报告( 2) 审查世界遗产保护状况报告( 3)把保护不力的濒危遗产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公约》(4)管理世界遗产基金与技术,提供财力与技术援助。中国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延误,一直到 1985 年才正式加入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按公约规定, 缔约国首先要做到制定一项保护本国文化与自然遗产全面规划总政策法规。有本国机构、人员与经费,并承认遗产所在国主权同时亦为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国际社会则有责任合作予以保护。世界遗产名录共分五类(1)文化遗产(2) 自然遗产(3)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 文化景观(5) 非物质文化遗产. 拥有世界遗产的国家总排名,截至 2005 年 1、意大利 40 2 、西班牙 38 3、中国 31 4 、德国 31 5、法国 30 6 、印度 26 7、英国 26 8 、墨西哥 25 9、俄罗斯 23 10 、美国 20 11 、巴西 17 12 、希腊 16 13 、澳大利亚 16 14 、瑞典 14 15 、日本 14 16 、葡萄牙 13 17 、加拿大 13 18 、捷克 12 19 、波兰 12 20 、秘鲁 10 目前世界上共有有形世界遗产 812 处,其中文化遗产 628 处,自然遗产 160 处,自然文化双遗产 24 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决定,对于具有重要价值的、濒危的并制定了完备的10年拯救计划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进行重点抢救和保护。根据规定: “代表作”两年申报一次,每个国家每次只能申报一个项目。我国是第三个跻身“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员。2001年,该组织公布了包括中国“昆曲艺术”在内的第一批19项“非物质遗产”;2003年,该组织又公布了包括中国“古琴艺术”在内的第二批28项“非物质遗产”。本次 2005 年公布的“非物质遗产”共有来自世界数十个国家的43个项目。“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榜上有名。目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812 处遗产地分布在全球 134 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由于世界遗产的保护需要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导致了发达国家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世界遗产分布的不均衡。在经济最发达的欧洲和北美地区,世界遗产数量多达 399 项,占全球遗产总数的一半。而在贫瘠的
世界遗产公约和世界遗产-课件【PPT演示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