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商汤墓前的思索_夏桀墓商汤墓前的思索_夏桀墓
到商汤墓前吊唁之前,我没想到亳州的历史文化会如此厚重――中国有史可考的3000年政治文明史肇始于此。 商汤居亳,即使不确定是北亳、南亳、东亳等等,但“亳”字因之而成为一个文化的概念,跨越了地理和时间的界限,成为中华文明的关键理念,商汤的功劳是不能抹杀的。即使在一个消解文化概念为能事,动辄以大众为评判标准的时代,我还是坚定地认为,商汤是圣人。所以,当我最终穿过公园的外侧,走进一个寂静的瓶形小门,来到汤王陵园时心情是肃穆的。
几天前,久旱无雨的亳州迎来了一场立即的大雪,此时,汤王墓前积雪正融化为水,十分喜人。墓冢前竖着“商成汤王陵”石碑,墓南有一棵500余年树龄的黄楝树,生机依旧盎然,仅存的清代康熙十二年1681和乾隆三十六年1771两块“重修汤陵碑记”立于左右,碑面已经极难分辨字迹,历史悄悄地抹平了全部的痕迹。导游告诉我说这只是衣冠冢,我想,那有什么关系? 孔子说祭如神在,汤王之灵,则必在我鞠躬之时倍感欣慰。
当年,商汤在山林遇见到一个贪心的猎人,听到猎人祷告说:“不论是从天上来的,从地下来的,或是从四面八方来的,全部到我的网里来。”商汤心想,这太过分了,不给人活路。于是她更正说:“想要往左的就往左,想要往右的就往右,要往上的就往上,要往下的就往下;随意而去,投奔自由。假如业障所致,无可遁逃,就进入我的网吧!这也是命该如此,无可奈何。”不是圣人,怎么会有这么的见识。对自然无节制地索取使我们现在面临着多种多样的生态危机,然而,不从根本上认识是我们本身的出发点出了问题,以致我们不能和自然友好相处,而是变本加厉地浪费和占有自然资源,可谓饮鸩止渴,长此以往,人类的命运还有必须预计吗?
商汤在位时商朝曾碰到了长达数年的大旱,巫师说要以活人为祭,即可下雨。汤王说:“哪有为了老百姓求雨造福,却又让老百姓去牺牲的道理?”因此,她自荐当人质,穿着罪人的衣服,坐到了高高的柴堆之上,向天祷告说:“天啊!我是个有罪的人,当了万民的王,拖累大家受苦,万民有做错的地方,也是我的责任,因此,要处罚就处罚我一个人吧!”商汤对百姓的关爱,和今天那些趾高气扬、忘记百姓是衣食父母,甚至打着为百姓谋福利的幌子,中饱私囊,违法乱纪的官员形成了鲜明对照。
那时有位叫葛伯的人不祭奠先人,这在古代是大罪,因此商汤就去问她原由,是不是有什么困难?葛伯说没有牛羊做祭品,商汤就派人送去牛羊,可是葛伯又说没有粮食,商汤就派人去帮她种粮食,还安排老人给种地人送饭,这就是说,不用葛伯花一分钱,商汤亲自帮她安排好生活。但这个葛伯竟然带人抢种地人的饭!这可能就是孟子所说的残贼之人吧,我们的社会不也有葛伯一样的人吗?
还有那个伊尹,是个奴隶,做饭的厨子。不过商汤知道她是个贤者以后,就亲自坐车去见她,驾车的司机是彭家的孩子,走到半路问商汤去见谁,商汤说:“我要见伊尹。”彭司机是个固守君臣之礼的人,阶级意识强烈,听说商汤要亲自去见伊尹,连忙劝说:“伊尹不过是个奴隶,您是大王,要见她,招呼一声全部是抬举她了!”商汤摇了摇头,一脸的遗憾:“你见识太浅了,好药能够治病,贤者能够治国,你不让我去见伊尹,就是不想我治理好国家啊!”于是,便让
2021年商汤墓前的思索 夏桀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