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天使和魔鬼游离于天使和魔鬼的天空.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天使和魔鬼游离于天使和魔鬼的天空
毛姆是一位性格极为复杂的作家,她的一生是在痛苦和矛盾中度过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我独自徘徊,总是不停地自问一样的问题: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它有目标吗?是否有道德这么的东西?一个人怎样生活?有什么准则吗?是不是一条路比另一条路更加好?……我找不到答案。在我看来,这一切好比一团乱麻。绝望中我高喊:我不了解。我不知道。我不知道。”。1 无怪乎侄子罗宾・毛姆称她为这个世界害怕而痛苦的观察者,而不是这个世界的工作和乐趣的主动参加者。
  一、传统和当代间的探索者
  毛姆认为自己一直是一个站在世界之外的观察者,而不是如狄更斯那样欢快而健壮地投身于世界之中。在她的笔下,人的一切努力全部是徒劳的,人总是走向死亡。人生的枷锁中的菲利浦对上帝、对爱情绝望后,毛姆总结说,人的一生就是出生、受苦、死亡,活着并不定比死亡更美妙。菲利浦饱尝人世艰辛、历尽世态炎凉。克朗肖送给她的波斯地毯使她明白:生活就像一条波斯地毯,虽说色彩斑斓,令人眼花缭乱,实质却毫无意义。
  法:天堂之魔――毛姆传,书中她给了毛姆一个雅号“天堂之魔”。“天堂”是美好、善良的符号,“恶魔”是凶狠、残忍的符号。波伊尔使用“天堂之魔”这个二元对立的概念,不但仅强调了毛姆个性中如恶魔般邪恶的一面,而且强调了她天堂般美好的一面,她是恶和善、魔鬼和天使的复合体。毛姆的好友伯曼也曾这么说道,“毛姆简直是我平生所认识的人中最离奇古怪、荒诞不经的一个闹剧式人物”。 2
  另外,“天堂之魔”这个概念还融汇在毛姆的创作中,她笔下的人物也大多含有这一特征。思想上的矛盾复杂促进她选择了部分“天堂之魔”式的人物作为叙述对象,她笔下的主人公往往是部分性格极其复杂矛盾的边缘人,变形人或魔鬼式的人物,她们或是精神濒于瓦解的二重人格,或是生理、心理上充满创伤的人。她们身上含有部分令人恼人的缺点和不足,同时又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这些“有魅力的恶棍”极难用善和恶、美和丑、高尚和卑下,令人喜爱或讨厌来两极区分她们。小说中的叙述者和这类人物在情感上、道德上、价值上是对立和分歧的。如露西、思特里克兰德、爱德华、拉里等等。毛姆既看到了人性中善和恶两重性的冲突和对立,又表现出了二者的相互渗透和转化。在她的主人公身上,毛姆倾注了对她们追求自我的不息精神的热切赞美和仰慕,又冷静而不免惋惜地注视着她们的瑕疵和不幸。这全部反应了毛姆作为一位跨世纪的作家在传统和当代之间探索的思想倾向。
  因为毛姆选择了这么部分“天堂之魔”式的叙述对象,这就使得含有传统伦理观念的叙述者和这类主人公在情感道德上经历了一个距离的改变过程。最初对她们是厌恶是否定的,但伴随和主人公的接触,“恶棍”身上的光辉逐步露出端倪,叙述者便改变了原有的偏见,对主人公持赞美态度。这也是布斯认为最理想的距离控制模式。另外,小说中的审美距离是动态而富于改变的,它能够从大幅度的距离降至零,也能够从完全同一到截然对立。因为思特里克兰德这个人物的复杂性,叙述者对她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改变的过程,从而也和她在道德上、理智上、情感上形成了一定的距离,而且这种距离伴随叙述者对人物了解和认识的加深而逐步缩小。
  二、思特里克兰德的顿悟
  在月亮和六便士中,对于思特里克兰德,叙述者“我”先是远离,以后靠近,结尾时则站在她一边

2021年天使和魔鬼游离于天使和魔鬼的天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梅花书斋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1-03-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