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木兰木兰诗原文
作家对于自己笔下的角色,大约也是一个爱情。林语堂说过:“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木兰对人友善,大事拿捏得恰好,小事又知道适时放手。她爱读书,有些人读到易,有些人读到淫,她从书上学到做花生汤要放一点儿碱――这是林语堂心目中的女子本分。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的理想,她的家也是她的理想,她的三个女儿分别叫如斯、太乙、相如,正对应着京华烟云里的木兰、莫愁和目莲。她教育孩子的方法,是无为而治,信马由缰。长女如斯七八岁时,对她说:“我也有话要说。”她便鼓动她学习写作,给西风投稿。
西学为用,不意味着她不中学为体。大是大非上面,她秉承的仍是旧式中国人的那一套。长女如斯到了出阁之年,她代女儿选中了一位医生。双方家长一商议,就为儿女们确定了婚期。
此时此刻,我们会奇怪,受西方教育、追求自由的父亲,仍给儿女包办婚姻?然而,木兰和莫愁所接收的不全部是包办婚姻吗?毕竟儿女们年轻见识少,理智和感情全部时常动摇。林语堂若无拳拳爱女之心,怎么会替她决定未来?这心态,正如握着女儿的小手教她写大字一样。
“木兰相信个人的婚姻大事,是命里注定的”,于是“听命订婚”。但如斯不是木兰,订婚宴前一天,她和一个美国青年迪克私奔,亲友们一片哗然。
这婚姻从开始就不被全部人看好。迪克不过是一个小混混,高中没毕业就被开除,不务正业,居无定所。林语堂看着女儿在不幸的婚姻中煎熬,泪往肚里咽。如斯最终离了婚。
如斯不能原谅自己,也无法相信人性。她的世界碎了,再怎么拼,也缺了一块。她病了。
今后十几年,如斯精神情况时好时坏,数度进出精神病院。好的时候,她依然是一个聪慧漂亮的女子
2021年她不是木兰木兰诗原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