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活, 微电影在信息碎片化、文化快餐化的今天,微博、微信、微小说、微视频等微文化大行其道, 我们显然已跨入了“微时代”。而微电影也不甘人后, 作品海量涌现, 创作者已经将之当作一种新的文化生活方式。作为一种新型视听样式,它正通过新媒体平台,得到快速传播,并获得了无数拥趸。中国论文网/view- 微电影的“微”微电影,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微”。时间短,有故事,几乎就是微电影的定义了。“其实微电影的定义并不明晰, 但比较公认的是: 15至 30 分钟内的有完整故事情节和观赏性的视频作品, 就是微电影。”河北省影视家协会副秘书长张静璇说,“甚至一个故事完整的广告,也能跨入微电影的行列。”目前,微电影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它的微规模投资、微周期制作、微播出平台、微时放映的“四微”特征已被业界所公认。“微电影的投资少, 可以用专业设备, 也可以用手机等拍摄。目前一些手机或台式电脑就自带剪辑功能。”张静璇说, 微电影的制作门槛低, 一是投入资金低, 少则“零”投入, 多则几十万元就能完成一部微电影。笔者采访的四部微电影, 资金投入在一万多元到几万元不等。其次,微电影的拍摄和制作周期短,短则几天,长则几十天。第三,相比传统电影, 微电影的发行也很简单, 目前主要通过网络发行, 尤其是自媒体。微信、微博、手机成为微电影不可或缺的传播助力。因为微播出平台的广泛, 使得微电影的传播方便快捷, 收效也十分显著。微电影《兄弟》杀青后, 先是在肃宁电视台播出, 后来传至优酷视频和百度贴吧, 上传第二天, 点击量就突破 8000 次。还有很多网友在微博、微信、贴吧等大量转发。“在优酷上,播出没多久就有十几万的点击量, 很快又到二十几万点击, 后来曾一度上了优酷首页。”肃宁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兄弟》导演袁树凯说。另外,微电影《??闹了沾不之门不当户不对》在优酷网率先发布,被网友疯狂点击并转发,人气暴增。至今,点击量已经超过了 28 万次。网友们还成立了“??闹了沾不”官方 QQ 群,成员已经将近 200 人。“拍摄设备普及了, 所以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自己制作微电影。比如机关、院团、企事业单位、个人等。”张静璇说,目前的微电影可以说是遍地开花。微电影作为新兴事物,从制作到播出都是基于网络平台, 国家并没有严格的审查机制, 这也使得微电影获得了更为宽松的创作空间。而且, 微电影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较强, 只要有兴趣, 就可以自导自演自己创作微电影,更易于自我价值的实现。近几年, 河北省非常重视微电影的发展, 已经连续举办了 3 届以“善行河北”为主题的微电影大赛,旨在用微电影的方式发掘、展现身边的美好故事; 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善行河北的大爱, 展现美丽河北的魅力。3 年来, 来自全省的三百余部微电影及微电影剧本参加了评选, 有三十多部微电影及剧本获奖。内容涉及面很广, 有关于亲情、友情的, 也有关于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的, 且由获奖作品中推荐到全省、全国甚至国际上参赛的作品也多有斩获。比如,《国旗阿妈啦》荣获第 27 届中国电视剧金鹰奖三等奖、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一诺千金》获第 15 届中国人口文化奖(影视类)二等奖、第 21 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新片展映奖等重大奖项。《会飞的父亲》参赛第四届北京国际微电影节并获优秀奖。在第二届亚洲微电影节评选中, 河北省推
微生活,微电影.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