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的原因及防护措施【摘要】由锐器伤引发血液感染的危险日趋严重, 其中护士成为医院锐器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 尤其手术室护士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等机会更多。我国是乙肝高发区, 乙肝总感染率高达 60% 左右, HIV 的感染也进入快速增长期,梅毒、淋病等性传播疾病有上升趋势。因此,锐器伤导致血液性传播疾病的危害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论文网/view-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员;锐器伤;防范措施医疗锐器伤是一种皮肤深部足以使伤者出血的意外伤, 是威胁手术护士健康的危险因素之一的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职业损害。受伤者将会面临经血液传染艾滋病、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等的危险。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 护士是医疗锐器伤发生率最高的群体, 占医疗锐器伤总数的 42%-70% ,护士被锐器伤害的发生率为国外 % ,国内 %-% 。 1 锐器致伤主要种类手术室中导致受伤的锐器主要有医用缝合针、手术刀片、剪、各种穿刺针、手术钳、安瓿玻璃片等。在这些锐器中以针头中的缝合针致伤的概率最大,其它如导管针、头皮针、注射器针头等偏低,其次为手术刀片致伤,这两项能占到总情况的 80% 左右。 2 锐器致伤产生的主要原因 护龄有调查显示,5 年以上护龄组的手术室护士医疗锐器伤的发生率低于 5 年以下护龄组的发生率。护龄越低,受医疗锐器伤的概率越高。初级员工比高级员工更容易发生锐器伤, 工作 1 年或不到 1 年的发生锐器伤数占总数的 % ~ % ,说明锐器伤与护龄有关。与年轻护士工作经验不足、操作不熟练、不规范、防护意识不够等有关。 与锐器相关的操作环节护理工作繁忙而复杂, 不及时正缺处理锐器, 处置用后的锐器物是造成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次是传递锐器时、配合医生操作时、接触不适当放置的锐器物、静脉加药时等。 自我防护意识和知识缺乏调查中发现手术室护士中普遍存在伤前不采取积极预防措施, 手术中防护不够及伤后处理知识欠缺等。 3 应对措施 加强操作技能培训很多情况下, 锐器伤的产生是因为个人的原因, 而个人技能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免于锐器伤害。另外需要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流程进行工作。 掌握不同锐器的使用方法了解锐器的特点并掌握使用锐器和处置锐器的安全操作方法,如: 1 )不用手将锐器传来递去,手术中传递手术刀、缝针等锐器可用合适的容器(如弯盘)盛装传递; 2 )医生将缝合针、手术刀等传回时,不要用手直接接取,可用合适的容器接取; 3 )在给已确诊或可疑有血源性传播疾病的病员进行静脉穿刺和注射时应戴手套; 4 )给躁动不安、不合作的病人使用锐器时, 应有助于协助;5) 不能将用过的锐器随意放置或无人管理;6) 对用过的锐器应尽快处置;7) 把注射器与针头的处理作为一个单独的处理步骤;8) 应分类放置用后的锐器和其他垃圾,不能将使用过的锐器放进医疗垃圾袋内等。 使用安全医疗器具安全医疗器具是一种设有安全功能装置的注射或其他锐器, 被用来降低使用锐器时所造成针头扎伤或其他锐器伤的危险。如无针头的静脉通路装置, 具有安全保护性装鬣的产品, 具有良好可视性, 明显警示标记, 可防刺、防漏等特征的锐器箱等, 但这需要医院在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的原因及防护措施.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