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服务发展呈现三大趋势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一览农业英才网转
网络化
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如计划经济体制)是自上而下、层级制的管理模式,其组织结构呈纵向金字塔型,信息结构也是呈纵向层式的,信息的收集、处理、储存、传递过程呈金字塔型树状结构。即顶点只有一个,越到基层信息点越多,逐级发散。每一层次都是一个信息收集平台,相关信息分别汇集在一个个信息平台上,每个职位和岗位都是信息收集点和处理点;信息呈分散割据式处理和储存,每一信息平台按照专业化原则分别进行判断、筛选、整合,信息分类储存在不同的专业部门中。与此同时,信息按照等级呈垂直状传递,信息点之间的联系与机构(或职位)等级结构相一致。这种纵向层级信息结构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信息关系清楚,且与组织的权威等级链相一致。但它存在着严重缺陷,即容易损害信息的完整性,从而影响信息的真实性。另外,每一层次还会受非市场因素的影响,对信息采取过滤、筛选、封锁(比如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现象),改变信息的本来面目。
现在,电子政务在不断地得到建设和使用,业务流程再造已经或将给实体政府行为及组织结构带来巨大影响。信息及网络技术以极大地方便使操作执行层与决策高层直接沟通,保证他们可以随时了解对方的状态和意图,以致有必要逐步缩减、取消中间管理层次。与此相应,今后政府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的模式,肯定会产生新的变革,其性状会由金字塔型渐趋于平面交互式的网络化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各个站点都相对独立,其间的等级关系逐步削弱,原来的单线运行变为网状交互运行。
电子政务网络结构中各信息点之间的联系,既有垂直方向的,也有水平方向的和其他方向的。换句话说,网络化信息结构既有上下级之间的纵向联系,也有同一层次之间的横向联系,还有不同等级层次、不同隶属关系的斜向联系,它们共同组成纵横交错的信息沟通网络,从而克服了单一纵向信息结构中信息封锁、信息渠道易于堵塞、传递迟缓等弊端。电子政务网络技术使任何组织和个人既是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又是信息资源的使用者。单个组织与外界信息交流、沟通是开放性的、多层次的、交互式的,因此信息不再单独为组织系统自我服务。这就便于任何一个组织系统更好地利用外部信息资源,提高信息的完整性、共享性和可靠性。
多元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农村市场主体是多元的,他们对信息的需求是巨大的、多层面的、多样性的,需要组织和提供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信息;另一方面,一个信息服务单位或者一家媒体,要满足所有信息需求是不可能的。例如,一个生产某种农副产品包装的企业需要了解包装方面的信息,在中国农业信息网上可能没有,而在浙江一个企业所办的包装网上可能有;而要了解有关农业、农村、农民方面的宏观信息,则中国农业信息网上可能有,这家包装网上可能就没有。所以,信息服务单位或者媒体一定是各有侧重地提供信息服务。这说明,巨大的、多层面的、多样性的信息需求必须要求有多元化的、多层次的、多形式的信息服务。
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就是多渠道、多形式的信息服务。除了能够较好地满足多样性的信息需求以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或者有条件弥补单一信息服务渠道容易出现信息不全、不准或者失真的缺陷。
我国20世纪60年代初期曾遭遇3年的经济困难,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安德森的研究,他发现中国那3年经济困难所造成的后果超过了遭遇相同灾难的印度,主要
农村信息服务发展呈现三大趋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