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子幺子角落
老街深巷里的火爆牛杂馆 店名:桂萍牛杂 营业时间:下午5:00-凌晨2:00 看家本事:牛杂锅仔25元/小锅,35/元中锅,65元/大锅,牛肉锅贴元/4个
一家店带火一条街。老板名叫桂萍,是个热情的老板娘。1995年开店,是长堤街最早做排档的,�口这一带,说起“桂萍牛杂”,几乎家喻户晓。
她家生意确实好得没话说,天天爆棚,不光两个店里坐满了人,走道上、周围餐馆里,坐的全是吃她家牛杂的人。有些人从读书就开始吃,谈了好友也不忘带过来给老板娘过眼。连青山、黄陂、蔡甸的人也常常开车过来光顾,吃完了连剩下的汤水也不放过,一并打包带走。
两个人吃,小锅就够了,一大家子来,一个大锅也能搞定。半锅萝卜加上半锅牛筋牛杂,小酒精炉慢慢烧着。牛肉紧实,蹄筋软而板筋劲道,牛杂烂而不散,一锅多个口感和层次。牛杂吃完了,下面的萝卜也完全浸进了味,越煮越香。
萝卜用一口超级大锅熬,“锅大,煮得多,萝卜更进味些。口感也均匀。”老板介绍说。煮萝卜用的是牛骨牛肉的高汤,油也一定是牛油,下午3点钟开始慢慢小火熬,熟客知道,下午6点去吃,味道恰好,满满一大锅萝卜,等吃完出来一看,已经大半锅卖完。
天天早上9点钟开始,一家人就开始洗牛下水,这是个辛劳活,但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牛杂好不好吃,就看这牛杂洗的干不洁净,洗洁净了,牛杂才鲜,浸得好,口感才烂而不散。”
先飞水,然后炒,再慢慢熬。老板娘自己探索出来的秘制配方,听说光佐料就有200多个,辣椒也是尤其订制的,尤其过瘾。牛肉是从蔡甸运过来的黄牛肉,货真价实,牛筋不光有蹄筋,还有嚼劲的板筋。
吃完牛杂萝卜,推荐就汤下宽粉,比街头的牛肉粉还够味。
要还嫌不够,再来一盘牛肉锅贴,皮煎得焦枯金黄,一咬咯吱一声,牛肉和汤汁一同冒出,鲜香四溢。
又滚又鲜的砂锅黄鳝粥
店名:滚粥宵夜 (八路烧烤店)
营业时间:下午5:00到凌晨3:00
看家本事:皮蛋瘦肉粥8块/碗,海鲜干贝粥12块/碗,黄鳝砂锅粥15块/碗
卖这粥的即使只是个摊子,1998年就有了。
老板是汉川人,最早时,是姐弟两人在夜市大排档里一个卖粥一个卖鸡汤谋生,现在俨然已经发展成了“家族企业”的模样――不论是吉庆街还是首义园,或是美食集结地的万松园,似乎只要有大排档在的地方,几乎全部有这家的“分店”。
别看她家摊子不大,小小的一排炉子,粥的品种倒是齐全的很,甜咸兼备,快要20多个。
老板早年跟一位手艺了得的师傅学习,做广式风味粥品,在武汉探索了几年,慢慢依据武汉人的口味做了些调整,换句话说:“蛮合您家的胃口。”。
天天,老板全部会花上两个小时熬好新鲜的粥底。挑选油脂饱满的东北大米,泡好,煮沸。老板介绍说,火候是关键,不是炉子一直煮就行了,要在大火和小火之间不停调,煮出来的米,才有吃头。人要一直守在炉子旁边不停搅动,朝一个方向搅,粥才稠得刚刚好。
她家的粥底确实花了点心思,粥还在煮,就有一股浓浓的米香,添加皮蛋,马上清香四溢,腌好的财鱼片或鲜肉片下锅一滚而起,再滴上两滴香油,香糯润滑,入口入肚,整个人全部暖暖的。
尤其推荐,她家有一个砂锅煲的黄鳝粥,听老板介绍是先将黄鳝洗净熬汤,然后将高汤加入粥底。黄鳝有土腥,靠老板舍得给佐料除腥,然后用砂
2021年幺子幺子角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