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医改方案医改方案
历经3年综合16部门、洋洋13000言的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布后,即使普遍反应看不懂,可操作详细方法太少,但刨去里面的空话、套话,其基础精神能够概括为“医改以国家包办为主”。
新医改为何要走国家包办的路子呢?
这和对前期医改失败原因的总结相关。3年前政府认可医改不成功,很快就把这不成功定性为是市场化造成的。正是这种定性,造成新医改要走国家包办的路子。前期医改失败,假如真的是市场化造成的,那么新医改走国家包办的路子是完全能够了解的。问题在于前期医改失败真的是市场化造成的吗?
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很多领域取得了市场化的成功,如饮食业、汽车业等等。为何医疗改革走市场化的路子就失败了呢?
我们回过头来检讨一下前期医改所谓的市场化,根本就是半拉子市场化。医药市场化了,医院没有市场化。医院还是属于政府控制的机关。政府首先控制着医院,不许可资本自由兴办医院,其次对医疗部门的财政投入又严重不足,逼医院自行创收。正是这种局面,逼得医院依靠卖药盈利,逼得医院千方百计挖掘盈利潜力,提升收费。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罪魁祸首是政府垄断医院而投入又严重不足。
再加上市场化的医药行业也没有建立起公正有序的市场秩序。药厂成功是否基础上取决于能否拿到政府批文批号。北京依靠跑批文批号为生的医药代理企业有400多家,每个批号的行贿费用平均为200万。这些代理企业基础上全部是和国家药监部门相关系的人开设的。这种局面使得药厂的心思和精力全用在做翻牌药上。把原来几分几毛钱的药换个牌子,拿到批文批号就能够几元几十元地销售_出去。美均时间为10年,研发经费为10亿关元。美国食品医药管理局每十二个月同意的新药只有几十个,而中国每十二个月上市的“新药”上万个,成了丢尽中国脸面的国际大笑话。
很遗憾,新医改方案对这两大痼疾(政府垄断和监管失责)并没有拿出强有力的针对性方法。
一味强调政府主导政府包办建立三级医疗体系,这种表态式的态度是很好的。可是,建主覆盖全民的福利性医疗体系是需要花费大把大把银子的,政府有什么方法来确保所需要的投入呢?教育经费投入太少,被批评了30年,至今还是太少,在国际上的排名还是倒数。凭什么让我们相信,一纸医疗改革方案,以后的历届政府就会按需投入呢?
退一步说,即使以后历届政府全部老老实实加大投入,也难以避免官办机构的另一大弊端:贪污和浪费和高昂的行政成本。
由此,我果断反对医疗体系由政府主导国家包办的方案。
我的医改方案以下:
一、除了事关公共卫生健康的免疫、防疫和精神病院,由国家主办国家全额支付
2021年我的医改方案医改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