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我的父亲我的父亲作文500字.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的父亲我的父亲作文500字

     我的父亲名叫段七星,生于1934年农历二月初十。   根据乡俗和我们的经济条件,应该为父亲举行一个盛大的八十华诞庆典。本着勤俭持家的古训精神和时代新风的要求,我们弟兄商议,一切从简,决定由我写一篇文章,作为贺礼,来表示我们的拳拳孝心。
  父亲祖籍临汾县今尧全部区孙曲村,本姓李氏,因为父亲的爷爷年幼时给本村段姓承嗣,改姓为段。起初,段姓的家景比较富裕,但没有过了多长时间,家道就衰落了。以后,曾祖母为生活所迫,带着12岁的儿子即我的爷爷又改嫁她人。
  根据乡俗爷爷应更名换姓,开始年幼的爷爷并没有认真理会,但伴随年纪的增加,爷爷不愿意这么做,就离家出走,开始了漫长的学徒生涯,从杂货铺的记账员到警察局的干事和体力活全部干过,其间还学习中医和风水等知识。爷爷成家以后,因为在孙曲老家和曾祖母的改嫁之地全部无法安家,而岳父又很照料她,于是就在岳父的故乡另立了门户,这个村子就是现在的尧全部区西头三泉村。
  父亲在这个小山庄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在那个年代,爷爷算是一个有见识的人,父亲8岁时,就被送到本村的私塾去读书,以后又送父亲到刘村中学的前身自力中学读书。身处战乱年代,父亲的学业时断时续,直至辍学。
  在那个时代,父亲已算是个有文化的人了。正是有这么的文化基础,加上爷爷的好友关照,15岁的父亲给临西县的县长刘振锡当了通讯员。以后县长随军南下,父亲不愿意去,又回到了西头村参与了土地改革运动,前后担任过村农会的秘书、民兵队长和西头七区政府通讯员。区政府迁往一平垣村,父亲不愿离家,回村务农3年。22岁时,经人推荐在西头供销社重新参与工作担任营业员。25岁时参与大炼钢铁运动,成为原平钢厂的一名装卸工,历时3年。
  委屈的青年
  1962年钢铁厂精简压缩回到了村里。很快以后,经亲戚介绍认识了我的母亲,她们就结婚了。
  这年父亲29岁,母亲22岁。以前,父亲已经有过两次婚姻,母亲也有过一次婚姻。她们结婚时约定,父亲要从西头三泉村迁往土门村居住,生育的第一个孩子必需从母姓,以顶立王姓门户。对于这个约定,父亲在无奈之下同意了。29岁了,离过两次婚,经受的曲折自无须说,工作了多年,也碰到很多的挫折;母亲尽管也离过婚,但年轻个人条件又不错,所以父亲并没有多少话语权。
  结婚时,父亲给了母亲300元钱算是财礼钱,安家需要修葺已经破旧的房子,还得购置必备的生活用具,这些钱为她们共同生活发明了必须条件。
  母亲和父亲结婚前,经过法律手段从叔伯家追回了属于她父亲的那份房产,正是这份房产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休止的纠纷。结婚后,她们住到了从堂兄们手中要回的房子,虽有法律作保障,还是引发了她们的不悦。用今天的眼光看待那些房子,真能够说是微不足道,在当初却是一份不菲的房产。这是一座民国时期建造的四合院,属于我们家的是三孔南窑,还有一部分隶属房产,院子里全全部是用青砖铺的地,用母亲的话讲是“下雨不湿鞋”。那个时候不准造新房,再加上经济不宽裕,有这么的房院确实算高标准了!
  刚开始,叔伯们的后代对父母还能以礼相待,时间一长摩擦也多了。父母住的房子是全部房产的三分之一,相对比较宽大,叔伯们的后代孩子较多,自然显得担心,因为部分琐事不时会发生部分纠纷,到我懂事时这些矛盾日积月累,以至以后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她们经常骂父亲是“招布袋”。
  四合院中父亲是唯一的农民,收入很低,和挣工资的她们比,自然属于贫困户。平日父亲为她们干了不少体力活,她们依然瞧不起父亲。生活在这么的环境,父亲感到很压抑。母亲是个很要强的人,自小失去父亲,很任性,有时不能了解父亲的难处,夫妻之间经常不和,甚至争吵打架。
  父亲无奈时,总是要回老家西头三泉村去僻静几天。逢年过节,父亲常常采取不一样的方法和母亲抗争,以发泄心中的压抑。
  不论心中有多么憋屈,为了一家人的生活,父亲还是要参与生产队里的多种劳动,同全部农村的全劳力一样挣工分养家糊口。慢慢长大的我,目睹了父亲遭受的艰辛屈辱和不公。生产队的农活父亲几乎全部做过,从摇耧耙耱、赶胶轮车到出圈挑粪,不论严寒酷暑,或是春种秋收全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父亲年少时没有干过多少体力活,是农村人所说的“没有苦”,尤其累了的时候总要休息几天。体力上的累不算什么,最难以承受的是来自他人的蔑视和不公。
  父亲不是本村出生长大的,没有儿时的伙伴,缺乏“铁杆哥们儿”,跟着母亲来到土门,成为名符其实的“外来户”,时常受人排挤和欺侮。外祖父逝世早,没有老人的荫护,在村里没有地位。有时队里安排的活儿不好干甚至极难干,稍有不从,就会有拳脚的“礼遇”,挨打挨骂是常常的事儿,这些全部是我亲眼目睹的。
  每碰到这么的情形,父亲总会长吁短

2021年我的父亲我的父亲作文500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百遍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21-03-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