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拍卖市场20年大陆拍卖市场,应该怎么看?.docx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拍卖市场20年大陆拍卖市场,应该怎么看?

     2021年7月31日,笔者在北京瓯江草堂见到了赵榆先生。这位见证了中国20年文物艺术品市场发展历程的老人,今天依然在为文物艺术品拍卖事业忙碌着。谈及20年中国拍卖市场,赵先生是这么总结概括的——
  看到苏富比、佳士得进军内地市场,大家惊呼“狼来了”。实际上,我一点也不为我们的拍卖行感到担忧,这除了政策的限制之外,我们应该看到,经过20年发展,我们的拍卖行已经含有了自己一支过硬的队伍。大陆拍卖行的骨干,包含中国文物艺术品的判定人员早全部已经超越了她们。像中国嘉德等拍卖行,各部门的教授全部是各门类的佼佼者。
  在1974年,我到了国家文物局,以后组织文物判定培训班。那个时候,中国能够进行文物判定的教授屈指可数,北京的耿宝昌、刘九庵、徐邦达,陕西的刘汉基,玉器方面的张永昌、薛贵笙……就那么多个。因为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和老的古玩行断代了。不过今天,在20年发展以后,我们的判定水平在总体上绝不低于古代。我们今天的条件比古代更加好,像今年保利春拍“小万柳堂”专场,包含“吴门四家”在内的72件扇面,一次全部能看到,古人极难有这么的机会。在这个传媒时代,全世界各大博物馆,我们全部能有机会去看,去接触多种多样的藏品。
  问题在哪里呢?那就是,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各门类的判定家,包含很多年轻人,我们没有统筹,没有些人来做这个工作。社会上成长起来的判定家和国家文博系统之间,大家应该是相互取长补短的关系,然而,现在国家文博部门对于市场不是激励参加,而是采取了不能参加的态度。她们的借口是文物艺术品市场成长太快,今天的文物艺术品价格太贵了,买不起了……这么的说法对吗?不对。
  在文物艺术品刚刚兴起的时候,国家几大博物馆是全部能参加其中,像十咏图1995年成交价1980万元、出师颂2021年成交价2200万元、研山铭2021年成交价3298万元,当初全部是天价,那时候的这些天价比现在拍1个亿全部震撼。为何当初那么贵全部敢买?因为有几位老教授,她们一心保护文物,不怕非议,不在意流言蜚语,甚至直接找中央要财政拨款。这20年下来,我一直有一个看法,那就是,中国国有的文博部门才是文物艺术品拍卖的最大受益者。伴随拍卖价格的上升,我们馆藏文物的价值得到了最大的提升。
  不过,这种老教授的精神没有得到激励、发扬,当她们故去了,文博系统对市场的态度变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今天国家文博系统中还正在发生这么的怪事——用于征集文物的钱,因为不敢买东西,最终全部退回去了。这是价格太高的问题吗?不是。是文博系统没有总结经验,不作为了,是尸位素餐,有眼力的教授也得不到重视。原来能够做的事情,像今年保利春拍中的明代丝绸之路大地图,眼睁睁失掉了征集的机会。实际上,像这么主要的文物,对能够提供信息的人全部应该表彰。
  还有,在文物艺术品市场,也并不是只有高价的东西才能够买。像1996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征集的二三十件东西,包含洪宪元年历书、詹天佑日志等,廉价的东西一件才2021块钱,完全能够买。
  文博部门能够做的工作很多,比如说,能够和行政管

2021年拍卖市场20年大陆拍卖市场,应该怎么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梅花书斋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03-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