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文明法治友好 “友好法治”观及其内容探析.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21年文明法治友好_“友好法治”观及其内容探析文明法治友好_“友好法治”观及其内容探析

     摘 要:本文在“依法治国”和构建社会主义友好社会战略思想的启发下,得出“友好法治”观是中国法治之理想观念模式;并对其内容进行层次性或结构性的探析。
  关键词:“友好法治”观 内容 探析
  中图分类号: 文件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110-0181-01
  一、“友好法治”观:中国法治之理想观念模式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共产党前后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友好社会的战略思想,这充足表现了中国从人治有时和德治通用走向法治,从斗争哲学走向友好哲学的历史转换。“‘友好法治’概念呼之欲出”1,它理应成为中国法治之理想模式,而“友好法治”观遂成其为理想之观念模式。
  “‘友好法治’这一概念充足表现着构建社会主义友好社会的战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代表着中国依法治国策略和法治国家目标的历史走向。‘友好法治’概念和理念不但引领我们转换法治话语体系,从而提升我们的法治观念和法治实践,而且必将丰富和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想模式、历史任务、实践路径”2。
  首先,“友好法治是以友好哲学为基础的’。“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宣告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再是中国社会的关键矛盾,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友好、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友好社会,再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有关构建社会主义友好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3和十七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友好社会的目标和关键任务和十八大有关推进社会主义友好社会建设的主要叙述。这些无不“表明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已经从过去的斗争哲学转向现在的友好哲学,我们党也在理论和实践上根本完成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这两个转变也极其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法律观和法治观,为友好法治概念和理念的诞生奠定了哲学基础。以友好哲学作为法治的思想理论基础,不但深入彰显法治的时代精神,而且使法治的目标性价值愈加鲜活”。4
  其次,“建设友好法治,关键是用友好精神统领法治。也就是,用友好精神统领法律体系,将友好精神融入法律规范体系,用友好精神指导法律运行实践,使中国法治充足表现社会主义友好精神。”5然法治对于我们这么一个后发国度,终是舶来物事。因此,在法律制度初具规模以后的现阶段,法治精神和观念的培植显得尤为主要。那么,我们要尽力推行这一观念模式,就首先必需对它的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认知。
  二、 “友好法治”观的内容
  笔者认为,“友好法治”观是在友好精神或哲学统领下的法治观念系统。这个系统应该包含现在我们所能认识到的全部当代法治观念的全部内容,且这些内容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平行罗列关系,而是一个结构性位阶层次性位阶,下同关系。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现粗略论述以下:
  1.“友好法治”观的基础性文化要素
  笔者认为,在“友好法治”观念系统中,科技理性、人本精神、生态理念、批判或超越发明意识等是最基础的观念。它们组成“友好法治”观的基础。严格地讲,上述观念并不属于法治的层面,而是属于哲学和文化的深层次。然而,就现在中国的现实境遇而言,尽管我们改革开放了几十年,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权从理论理性层面到实践理性层面全部有了长足的进步,“以人为本”也提出了十年之久;生态文明建设亦提到议事日程

2021年文明法治友好 “友好法治”观及其内容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百遍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3-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