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农行县域支行发展的新突破.doc寻求农行县域支行发展的新突破
当前,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金融脱媒加剧,互联网金融 异军突起,银行业发展的经济金融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 统的银行经营模式已面临严峻挑战,加快推进经营转型,实 现业务发展新突破,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刻不容缓的任务。县 域是农行业务经营的主流阵地,能否在县域发展中实现新突 破,将对农行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农 行在县域的资金、网络和专业等优势,更好地为“三农”和县 域经济服务,提升农行县域支行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县域发 展的新突破,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影响县域支行发展的主要障碍
县域支行是农行经营的基木核算单元,农行业务经营转 型的落脚点在支行,县域支行业务转型能否到位,决定着农 行的发展。只有全力解决影响县域支行发展的主要障碍,才 能实现农行在县域发展的突破。
(一) 员工结构不尽合理
从农行县域支行人员组成来看,存在这人员结构不合 理、员工老龄化等问题,导致农行在一些业务发展方面出现 管理能力不足、服务半径不能全覆盖的问题。
(二) 信贷审批流程过长,业务办理繁琐
目前上级行研发的信贷产品不少,但个别产品存在适应
性不强、准入门槛过髙、审批条件过严、运作流程太长等问 题。同时,县域支行授信权限和信贷审批权限较小,大部分 信贷业务的内部运作链条长、时效性差,与同业竞争不占据 优势。作为县域主体客户群的中小客户、初创成长阶段客户 难以达到准入条件。此外,抵押保证方式过于单一,过分强 调物产抵押,部分中小企业因抵押不足而无法获贷。尽管农 行的贷款具有利率低的优势,但因办理时间长、手续繁琐造 成客户流失。
(三) 产品创新缺乏与市场的良好衔接
农行现有产品不少,但由于县域情况特殊,有个别产品 不适应县域的实际情况,授信门槛相对较高。扶余市三井子 镇是东北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杂粮交易基地,针对农户杂粮 收购的资金需求,阳光村镇银行推出了杂粮收购大户专项贷 款,根据大户的经营情况和银行资金流水,可提供使用期限 不限、额度在30万元至300万元的信用贷款,通过几年的 运作,风险可控,对农行县域市场的业务造成了冲击。
(四) 科技支撑力度不足,人力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目前农行的许多业务品种尚未进入信息化管理模式,工 作耗时且繁琐,导致业务营销的人力资源利用率大大降低。 同时,随着服务“三农”的深入推进,客户经理工作量成倍 增长,而现有人员不足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实现县域支行发展新突破的路径
在国家经济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城镇化稳步推进和再次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利契机下,农行要结合自身业务经
营特点,抓住发展机遇,做精做实“三农”金融服务,谋求 县域发展的新突破,进而提升县域业务的综合竞争力。
(-)找准定位,着力寻求县域城市业务新突破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只有抓住县域城 市业务才能抓住县域经济的命脉,才能巩固农行县域领军银 行的优势地位。
抓好市场定位,明确经营方向。从县域经济发展、客 户资源以及农行网点布局等实际情况看,县域支行的市场定 位必须坚持“宏观控制、总体把握、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 原则。在客户定位上,要以县域中小企业和优质个体工商户 以及城区的机构类客户为主,中小企业是发展的重点。在产 品定位上,要以零售业务为重点,着力推进零售资产业务、 负债业务
寻求农行县域支行发展的新突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