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曾明男的两亩田田曾明.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曾明男的两亩田田曾明

     土,是陶艺的基础素材,也是在艺术上和曾明男关系最为亲密的东西。怎样把土变成深具艺术、有乡土味道、有芳香和个人风范的泥土,是她一直以来努力的目标。
  从艺30载,57岁出国留学,催生台湾艺术大道……曾明男在陶艺路上努力前行,孜孜不倦,或许如她自己所讲,这大约由命名就注定了。
  放牛娃登月球
  “整天不读书,光做这些土尪仔,未来你要靠它吃饭是吗!”急着下锅煮饭的母亲,看着炉灶里塞得满满的“泥塑动物”,生气地骂道。没想到,母亲一语成真,曾明男真的将陶艺作为了一生的正业。
  1937年,曾明男出生于台湾澎湖望安岛。对她而言,出生地似乎是一个宿命,女人种田,男人出海打鱼,就是天经地义的世袭。小学四年级时因天生喜爱美术,对充满数目标数学很不喜爱,有数学的日子就逃学,以后干脆就休学当起了放牛娃。12岁那年,曾明男随母亲搭船到高雄,在那里她看到了城市的繁荣,看到了除家乡望安岛之外的另一番世界。“以前澎湖晚上全部点煤油灯,我第一次看到电灯,又看到汽车、火车、宽广的马路、大船……那种感觉仿佛自己登上了月球般,很震撼!”曾明男回想60余年前的感受,仍然语带兴奋。
  回到望安后,她不再当放牛娃,要求继续上学。因为她意识到,唯有读书才有机会摆脱宿命。她排除万难,一路自筹学费,因自小兴趣美术,她除了在国立艺专攻读美工科,快60岁时还拿到了英国渥罕顿大学的美术硕士学位。
  “将我名字的三个字拆解,你会发觉有两个‘田’,‘八日’,‘日、月’和‘力’。这么能够解读成:两亩田、一周工作八日,日以继夜,努力不懈。其中的‘两亩田’是我的作品和家庭,我总是天天忙个不停,一直很努力,大约因为命名就已注定了。”曾明男笑道。
  挖掘自我文化
  “假如有一天我们真的登上月球,地球就是我们的乡土。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大陆也是乡土。不过身为台湾人,台湾将是永不变的乡土。”曾明男一步一脚印地累积个人的功力和对台湾陶艺的影响力,塑造她一向在强调的“自我文化,台湾特色”。
  陶瓷的制作过程分别为成形、施釉和烧制。拉坯为成形的主要步骤之一,但除了拉坏成形,曾明男也常以干裂、打击、印纹、击蚀等方法表现泥土的质感,有别于只讲求釉彩的创作方法,童年对于“泥土”深刻的记忆和情感,使她尤其重视泥土的属性,并藉以展现作品自然的生命力,展现岁月刻画的痕迹和流动感。
  中国陶瓷传统的表现关键大全部放在釉彩上,曾明男也善于利用釉彩来表现陶瓷的肌理。早期她偏爱无光铁红釉,利用在诠释生命的题材上;从1990年起,她开始喜爱蓝宝石釉在陶板上带来的明亮饱和色调,像极了在她记忆中那片最爱的海洋;多年来,除了把有半透明效果的青瓷釉使用在裂纹肌理的造型作品中,也大胆尝试将繁体汉字书法利用在当代陶艺上,她善用书法的笔触、线条,不论是具象还是抽象的作品,从其点、线、面、体全部能够感受到其对书法“力道”的经营。
  “定州花瓷琢红玉”是文豪苏东坡对铁红釉的称许。曾明男的铁红罐即以鲜丽的红、渐次铺展出淡黄和白,并于白色之处书写草书,此处展现如蝉翼般的细小网状裂纹及光泽,展现出古典和当代的融合。淑女则是一件将草书线条表现于陶艺中的作品。作品中垂首的女子有着中国女性含羞带怯的温婉,流畅的线条、去除具象的枝节,简约形塑出古代女子的风华。整体作品蕴含着静、定之

2021年曾明男的两亩田田曾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