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古传大力鹰爪功|少林鹰爪功
一、提坛功 先用一小口之坛,约重数斤者,此须视练者之原有指劲而定,不可固执,如练者鹰爪之力本能够提十斤之物者,则用十斤以上之坛;如练者鹰爪之力本不足提十斤之物者,则用十斤以下之坛。此指入手初时而言,所谓约重数斤者,即以此也。
以鹰爪扣于坛口之颈,向上提起。
初时必觉甚为费力,提起片刻,即须放下,不能耐久。练习日久以后,此种困难,必逐步降低,终至于完全不觉,以指提坛,宛若拾芥。即历时甚久,亦不觉其苦,至此则于坛中加铁屑二三斤,再依法练之,历若干时以后,时间亦无一定,大约练至不觉其苦,而能持久不坠为止,此则在练时之勤惰而定矣,再加二三斤,如此逐步增加,苦练不已,由数斤而数十斤;而数十斤,至能以鹰爪之力而提取五十斤之坛,轻如拈羽,历久而不觉其苦,则功造大成矣,以指着人身,必可使人折服,而无能和抗矣。
唯此功夫,须由渐而入,不可越躐。每次加铁屑,至多不得过三斤,若以贪功之故,而多加重量,非但不能猛进,反足以降低其进步,而兴欲速则不达之叹。故练功不在于重量增加之速,而在于平时练习时间之长。大约每日分晨夕二度练习,每一度以练习一个时辰为限。如此勤行不怠,进步自能神速,若急躁而求功,其结果适得其反,决无良好之成绩。
此项功夫,自始至终,大约三年之内,能够成就,其法既简便易行,成功亦不至过分迟缓。故练习指功者,多从事于此,良非无故也。
二、石荸荠功
石荸荠功夫之练法,和提坛相好像,唯以练功之具略异。而至入手之初,较为艰苦耳,因坛口有边缘能够借劲,石荸荠则并无边缘能够借劲也。
以青石制成倒置之圆锥形,略如水果中之荸荠状,其重量亦无一定,大约在入手之初,用二十斤者为度,不可再重矣。
此法和前法稍异者,并不渐次递加。此法入手即练较原有指力一倍以上之物,以后加重,亦以一倍为宜。宽广之处于下,而锐端则向上,练者以鹰爪紧紧紧围绕住其锐端相近之处,用力上提。
在入手之初,以数斤之指力,而提此十数斤之石荸荠,欲其应手离地而起,势所不能,但明知其不能,而必依法勤加练习,以冀其能有提起之日耳。大约半年以后,即可离地矣。惟离地提起,以其上无边缘能够借劲,青石又为极滑之物,功夫未到,决不能悬空持久,提起即落,亦势所必定之事也。再加功苦练,功夫既达,自能逐步持久矣。练至石荸荠能够应手而起,不觉沉滞,能历一炊时许之久,则第一步功夫成矣。
如入手时所练之石荸荠,重量为二十斤者,至此即易为四十斤之石荸荠。依前法而勤练之,待功夫既深以后,此四十斤之石荸荠,亦能应手而起,轻如拾芥,纵历久而不觉其沉滞欲坠者,则功造大成矣。
试思,以鹰爪手提一毫无借劲又极平滑之石荸荠,能够历久不坠,其力之巨,已可想见,若用以拿人,若非铁石所铸之身,势必不克当此鹰爪也。此项功夫,较诸前一项,尤为厉害,因练时纯凭指端之实力,无可假借,非功夫到家,决不能应手而起,非若提坛之有坛口边缘之可借劲也。故彼纵练至提五十斤之坛,犹不若此能提四十斤石荸荠之力为巨也。惟此法在入手时较为艰苦耳。
三、拔桩功
其法以五尺长,周围六七寸之坚木一株,钉入土中,大约钉入土中约三尺,余二尺露出地面,于桩旁之四面,更用砖石筑入土中,务使坚固,而桩不能移动分毫,亦正如建屋之筑基础。如不用砖石,则用一样之桩,约长三尺者,依本桩
2021年少林古传大力鹰爪功-少林鹰爪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